营商生态持续向善,市场经济活力增强。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10月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禁止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执法以及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行为。同时,将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督查,并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执法有温度、规范有柔性,将滋养民营经济生态,提振市场经济预期与信心。
规范行政执法是法治精神的要求,也是为民为企服务的宗旨。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遵规守法、依法服务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法律保障。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需要更多包容审慎和柔性执法。恪守“不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的原则,当好民营企业发展的服务员,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支撑。方能激活市场经济“一池春水”,让中国市场经济充分释放韧性与后劲。
企有所呼,政有所应。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当下,中国市场经济展现回升向好态势,根本原因在于营商环境与企业生态的改善。规范行政执法,向“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说不,正是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
当然,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规范行政执法并不意味着不监督。要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上下功夫,加强食品安全、假冒伪劣、低质服务等方面的监管,确保供给与需求两侧联动融合,推动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规范执法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要发挥政府调控与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考验领导者和治理者的综合能力。同时,加强对规范行政执法的监督,强化媒体、群众、行业等监督体系建设,确保市场行政执法公开透明,维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合法权益。
规范执法只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步,制度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基础性作用。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才能从源头上和制度上支持民营经济有序发展壮大,为激活市场经济创造力与活力注入源头活水。
段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