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留住“小修小补”,就是留住城市烟火

2024-09-30 15:58 千龙网

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都会有钉鞋改衣、配钥匙等“小修小补”的需求。但也有群众不时反映维修点难找,或是遭遇“维修刺客”,相关问题值得关注。(9月30日 人民日报)

钥匙丢了,楼下小店就能配;裤子不合适,路口裁缝铺就能改;电器坏了,街边维修铺就能修……曾几何时,城市的大街小巷遍布这样的“小修小补”摊位,市民的修伞、缝补、修鞋、理发、配钥匙等民生需求,在“家门口”就能满足,这不仅为一些手艺人提供了收入来源,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街道愈发干净整洁,小区环境更加优美舒适,但街头巷尾的“小修小补”摊点却日渐稀少,有的地方甚至已销声匿迹。这给市民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车胎破了,得拎着自行车满街找补胎的;伞坏了,得满大街找修伞的师傅;鞋破了,得提着鞋四处打听修鞋摊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修小补”,实则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城市为“小修小补”留一席之地,确有必要。

城市承载着万千市民的纷繁生活,无论高楼如何高耸、马路如何宽敞,市民同样需要面对“针头线脑”“小修小补”等民生需求。“小修小补”关乎千家万户,日常生活少不了。过去,经营者为了节约费用,大多将摊位摆在路边街角,或是四处“游走”,虽然方便了居民生活,但有时也给其他人带来困扰。城市管理者变堵为疏,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为“小修小补”留一席之地,这不但满足了市民的民生需求,也让老手艺人们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场所,彰显了城市治理的温度。

“小修小补”是烟火,也是民生。它一端连着千家万户,是节约美德的传承;另一端连着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挥着推动便利消费、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以及服务保障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功能。城市管理者应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一方面要做好相关规划设计,让传统的“小修小补”成为城市商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城市生活的“肌理”之中;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完善店铺经营场所的“硬件”保障,让城市“小修小补”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江文)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