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体检”是一个通俗易懂、深入人心的概念。它生动地描绘了城市如同一个“有机生命体”,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城市病”,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旨在“防未病、治已病”并开出良方。(9月13日 人民日报)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其建设和发展应以人民为中心。城市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石,作为一个活跃的“有机生命体”,要保持其持久活力,就必须做好“城市体检”,及时掌握城市运行状态,系统治理“城市病”,努力提升城市功能,让城市焕发出健康与朝气。
全面开展城市体检的核心在于,通过综合评价城市发展建设的各个方面,精准制定对策措施,优化城市发展蓝图,补齐城市建设中的短板。这一过程不仅是解决“城市病”、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也是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促进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最终目标是让市民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生活。
城市居民作为城市的长期居住者,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对民生问题有着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诸如入户水压不足、小区停车难、排水不畅、绿化实用性差等问题,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切的话题。因此,在城市体检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积极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访问、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畅通公众参与渠道,认真倾听公众声音,深入了解公众需求,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城市体检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检查,更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城市更新。针对体检中发现的难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以及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问题,应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要建立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确保体检成果得到有效运用。
“城市体检”的本质,也是对民生的一次深入体检。人是城市的主体,通过城市体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最终将增进民生福祉,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更加美好。这一过程不仅关乎城市的健康发展,更关乎每一位市民的幸福与安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