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雪大世界的“退票风波”到口碑逆转,黑龙江哈尔滨通过一系列“宠客”操作,尤其是对被昵称为“小土豆”的南方游客的热情服务,赢得了广大游客的认可和赞赏。连日霸榜各大平台热搜,成为新年新晋网红城市,哈尔滨的火出圈离不开服务、人民、文化和营销。
提高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做优公共服务,耐心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站在游客角度做旅游。此前,由于园区排队时间过长,曾引发部分游客不满,引发退票风波,景区有各级领导现场办公,致歉、整改、退票。这番处理展示了哈尔滨的真诚。成就了一次转“危”为“机”的逆袭。做好城市治理,挖掘更好的生活方式,哈尔滨提供宾至如归的服务,采取暖心举措,在机场增设旅客更衣室、到车站免费接送客人、提醒酒店不能盲目涨价等,这一系列设施的完善和服务的细化,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旅游体验,通过持之以恒的研发、投资和品控,构建日益完善的冰雪旅游商业环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优化才是关键。
城市精心营销,有效统筹规划。协调全市力量,动员全民参与,共同策划、筹备,并运用社交媒体,实现裂变传播。只有将市场需求和地域特色、资源优势相结合来创新产品和服务,文旅发展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黑龙江文旅厅厅长何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哈尔滨的爆火并不是偶然,当地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其中就包括各种网络营销,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多维度的宣传,尤其邀请了文旅的头部博主来进行引流,比如万人蹦迪,索菲亚教堂旅拍,红专街早市。哈尔滨为了招待五湖四海的游客,更是整出来很多花样,屡屡登上热搜,冻梨切片,人造月亮,松花江上升起热气球,路边上的飞马供游客拍照,室外建设温暖驿站。
注重互动体验,激发情感共鸣。已由起初的“宠客模式”,切换到“宠娃模式”,进而发展到与其他城市文旅互动的阶段。11个广西“小砂糖橘”勇闯黑龙江游学,随后两地花式送礼,开启了两地文旅推广互动的新模式。此外,各地文旅部门也在线上和哈尔滨隔空喊话,进行互动。比如去年上半年走红的淄博便发文,“这个冬天,哈尔滨的小伙伴不妨来淄博吧,让有‘淄’有味的淄博与‘滨’至如归的哈尔滨,实现一场双向奔赴。”积极回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在哈尔滨走红的过程中,商家有“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自觉意识,哈尔滨人民有“主人翁”意识,主动服务好游客,力争做到“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
总的来说,要善用本地丰富的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加上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交通和基础设施,关注游客需求,提升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李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