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搭建“1+5+N”培训体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力量;黑龙江深入开展“不动产登记进社区”活动,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江苏明确“五深入”调研方式,切实提升调查研究实效……各地区在主题教育中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贴心服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主题教育的“接力赛”中主打一个“实”字,推动理论学习见“实”效、为民谋利出“实”招、解决问题获“实”绩。
找准问题症结,是解决好实际问题的前提。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群众的呼声。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到基层一线去了解实情,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继续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以“深、实、细、准、效”五字诀开展深入调研,进车间、到田头、下工地,坐到老百姓身边,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深入调研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紧盯问题不松劲,努力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第一批主题教育期间,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通过积极探索开展“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机制,让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多在实效上用功、少在形式上费劲,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求成效。对于能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征求意见、科学决策、细化措施,紧盯不放直至问题解决。从“解剖一只麻雀”到“解决一类问题”,再到推动“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让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群众满意是检验解决问题实效的唯一标尺。主题教育是一项民生工程,满意度如何,实际成效如何,必须由群众来评价。唯有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又着眼长远、把主题教育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真心认可和“点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当牢记初心使命、践行根本宗旨,在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中,实打实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做到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以工作实绩获得群众的“金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