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季,民间有着“啃秋”“抢秋”“晒秋”等传统文化习俗,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组工干部应当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其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源动力”。
领悟“啃秋”之意,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秋季天气转凉,正是补养身体的好时机。通过“啃秋”,让体内贮存更多能量,既能补夏天之不足,又可抵御秋后之寒冬,有益于强身健体。广大组工干部当读懂“啃秋”蕴含的智慧哲理,把理论学习当做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重要途径,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强基固本,真正把理论武装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领悟“抢秋”之意,擦亮奋斗底色,彰显实干担当。秋季不仅仅是收获,也是开始,此时抢抓有利时机尤为重要,农谚“霜降抢秋,不抢就丢”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抢秋”不仅要抢收夏季作物,还要抢种秋季作物。广大组工干部当读懂“抢秋”蕴含的智慧哲理,走好新时代“赶考”路,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时时放心不下、时时抓在手上”的责任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创新、积极作为。
领悟“晒秋”之意,永葆清廉本色,筑牢廉洁防线。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各种农作物逐渐成熟。为了保存这些劳动成果,将收割后的农作物在太阳底下曝晒,“晒秋”不仅可以让它们更快地干燥,还可以防止发霉变质。广大组工干部当读懂“晒秋”蕴含的智慧哲理,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岗位职责找差距、找不足,时常让思想“晒一晒太阳”,“杀一杀不正之菌”,守正固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