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北京举行。回首2013年金秋,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理念。十年荣光,又值金秋,各国发展伙伴齐聚北京,探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繁荣大计,合力描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宏伟画卷。
十年来,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通过投资基础建设,共建国家建立了跨区域互联互通网络,将本国经济发展计划同共建“一带一路”对接,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以天下之利为利,以人民之心为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带来的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十年来,中国坚持以文化艺术的交流不断夯实共建“一带一路”民心民意根基,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向世界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文化,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价值。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推动文明互学互鉴文化融合创新,增进各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载体,各国各民族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努力开创世界人文交流、文化互融、民心相通新局面。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它的本质是持续与未来。十年来,中国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其中,发展模式逐渐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绿色发展转变。中国建立广泛蓝色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多份海洋领域合作协议。如今,绿色能源仍将是合作重要主题,把绿色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发挥好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重点合作平台作用,各国互惠共享,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带一路”倡议始终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必将进一步释放共建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迈向更美好更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