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直176次司机立即停车!客车直176次司机立即停车!”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8月7日 人民网)
近日,人民网“地震了,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跑”的视频感动了万千网友。视频中的工作人员,在房屋震动、四下漆黑之时,喊停线路上的旅客列车,如此“淡定”,似乎是经历了一场“假地震”。其实,哪里有什么“假地震”,只不过在“惜命”与“敬业”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
视频中“淡定哥”的冷静处置保证了整列客车的人员安危,他们是英雄,也是千千万万在工作岗位上坚守的劳动者之一。一如坚守在河北洪灾中的医护人员和救援人员,对他或她们来说,守住了病房,就守住了患者希望;守住了冲锋舟,就守住了获救的希望;守住了车站,就守住了旅客平安。当被问到为什么会在第一时间做出这样的选择时,他们说:“其实当时我们心里很紧张,但是地震来了,我们的第一职责就是尽最大努力保护乘客们的安全,所以就没有多想其它的,就赶紧想办法拦停列车。”朴实的回答,尽显勇气与担当。
或许有人会将工作职责当作漠视坚守岗位之人的托词,他们忘记了正是这些人的坚守才托起了平安的桥梁。将心比心,在地动山摇、洪水肆虐之际,谁不想躲到安全的港湾,那里有热汤暖灯,更有翘首企盼的亲人。是什么让这些坚守者克服恐惧、独自前行?是岗位需求,更是一家不圆万家圆的担当精神。
坚守者的坚毅与敬业,不能归于沉寂。流水无痕,他们的付出,需要我们谨记在心。炎炎夏日,当我们享受旅行的喜悦时,还应想到这背后有一群人在默默坚守。也许我们只是普通人,仍不妨从小事做起,遇到立岗的交警、执勤的护士、窗口的售票人员,一杯热茶、一声问候、一份微笑都足以缓释坚守者业已疲惫的身心。对于政府、企业来说,一方面要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给予敬业者更多的物质奖励;另一方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宣传活动,为他们送去心灵上的慰藉。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少敬业精神。在街头、工厂、医院、工地、边关哨所,有一群和“淡定哥”同样的人,他们坚守的身影,是担当的暖流和正能量的汇集,我要为他们祝福,向他们致敬。(赵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