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高考分数线的公布,各大高校的招生录取也拉开了序幕,同时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内卷热”。今年的高校录取通知书再出“新意”,在各式各样、意义深远的录取通知书中,我们也看到了各高校对新生的“心意”。
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首次以“复活”的开化纸为载体,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礼盒里有学校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的普洱茶饼,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中有两枚来自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的莲花种子……这样的“内卷”和“上新”也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
每一份独特而又富有心意的录取通知书,除了在这信息化时代充当“与君未谋面,鸿雁传书来”的信使,同时也是高校的文化底蕴、价值取向、办学思想、人文精神的载体。“复活”的开化纸作为科技创新的成果,体现了复旦呼唤新生在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中勇创辉煌的期盼;“录取通知书内有普洱茶砖”,以中山大学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故事,传导出“心系天下苍生、为国担责担难”的价值取向;南开那两枚莲花种子,不仅寓意新生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隐伏着对不蔓不枝“花中君子”的精神追求……每一份别出心裁背后都是一种意味深长,每一份录取通知书的“新意”都折射着大学对学生的“心意”。
“十年寒窗勤学苦,一朝金榜题名时”,多少家庭的喜悦和希望都承载在者一方小小的录取通知书上,各高校将与新生的第一次见面的仪式感在这一方小小的录取通知书上拉满。而学生也能从这份与学校的见面礼中感受到学校的诚意和学校所要传达的价值观。这是一种“双向奔赴”,高校将大学四年的门票以别出心裁、独具一格的方式送到学生手中,而学生则手持这张通行证,用四年甚至是往后的人生去坚守和践行踏入校门的初心,找寻人生的方向。(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