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中小学教材禁广告 有法可依也需再发警示

2023-05-11 15:30 千龙网

教育部6日发布2023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涉及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用书。通知明确提出中小学教材中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或教学辅助资料的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

(5月7日《光明日报》)

大概是从2018年起,教育部每年都会在印发教材时发布相关的警示——中小学教材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二维码、链接网址等信息。教育部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出版社,不遗余力地杜绝中小学教材中的商业广告,就是为了呵护教材的纯洁。

教育是纯洁的、神圣的,不容商业铜臭染指,教材不能沦为商业的“后花园”。所以,作为最权威的教学用书,教材绝不能出现任何商业广告;否则,有可能会误导学生——大家很自然地认为,教材中出现的商业广告,教育部门认真遴选、审核、认可、推荐的。如此一来,可能会让学生争相购买。

中小学教材禁止商业广告,这其实不止是教育部的规定,它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的法规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39条规定: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但公益广告除外。由此可见,商业广告禁令的外延不止是教材,还包括了与学生相关的其他载体。

商业广告植入教材,其目的绝非推动教育,而是搭载教育的媒介,潜移默化地输出他们的商业理念、商业产品。既然有法规红线,教育部为何还三令五申、连年提及呢?这是因为个别的地方教材,在利益驱使下蠢蠢欲动,还想打擦边球。商业广告无孔不入,教材也成为个别商家觊觎的领域,但越是如此,我们越应但将教材打造成无孔可入的“禁地”。

法律是广告禁令的坚实后盾,教材广告禁令的落实,离不开法律及时“亮剑”。如果商家违反法规,把广告植入了教材,不但出版社要被依法追责,涉事商家也会被严惩——被职能部门处于数万、数十万的罚款。可见,行之有效的全面禁止中小学教材夹带商业广告,必然依靠严格执法。

广告的商业性与教材的公益性水火不容。维护教材的纯洁与严肃,依靠大家共同努力。但教材禁商业广告,于商家、编审、出版社而言,都是一条合乎法规情理的警示,希望他们认真对待,切莫心存侥幸听之任之。(黄齐超)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