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黄衢南高速杨家园隧道内发生暖心一幕:隧道内发生3辆小车追尾事故,隧道监控员通过语音喇叭指挥现场司乘人员“45度让行”,百余辆私家车纷纷向两侧偏转,10分钟打通救援通道。(4月11日《观察者网》)
“45度让行”是指在拥堵排队的路段遇到紧急车辆需要通行时,两条车道上的车分别向左右前方45度角侧身转向,车道中间就可以让出一条通道,能够让急救抢险车辆及时通过,为抢救伤者争取到时间。
众所周知,在隧道里突发交通事故时,遇险受伤人员肯定急需送医抢救。此时,畅通“生命通道”是何等的重要,哪怕能提早一两分钟都可能让遇险受伤人员脱离危险,避免因延误抢救时间而不幸伤亡。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救援车在路上“遇堵”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明明只需几分钟时间的路程,就因为“遇堵”而拖延了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有的司机明明听见救援车“呜呜”的鸣笛声,竟然“听而不闻”,照样不避让,甚至还见缝插针,和救援车“抢道”。 这让本应跑在危险或死神前头的救命车不得不望“堵”兴叹。
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可见,司机给急救车“让行”是有法可依的。
此次,在浙江黄衢南高速杨家园隧道内的司机朋友们在遇上救援车紧急前来救援遇险受伤人员时,齐刷刷的“45度让行”,为救援车让出生命通道,这无疑是一种暖心之举,彰显了“生命温度”。
齐刷刷的“45度让行”,让的是“角度”更是“温度”。可以说,这也是城乡道路上的一幅最美画卷。期盼“45度让行”能成为每一位司机朋友的一种共识,从而既展现司机群体的人性温度,又展示道路交通的文明高度。如此,我们的“生命通道”才会畅通无阻,一路绿灯。(叶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