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地评线】京彩好评:清明祭扫重在情怀 莫用形式衡量孝心

2023-03-23 12:08 北青网

又是一年清明时。作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历来有上坟扫墓、焚烧冥纸、祭祀先人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上坟敬香等祭扫形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怀。清明文化不仅蕴含着人们对逝者的缅怀,更有厚重的孝道文化。

也正因为如此,清明祭扫的意义大于形式,而非形式重于意义。在意义与形式之间怎么选择,决定了清明祭扫是否文明。比如,用无烟祭扫形式,既表达了清明祭扫的意义,也实现了文明祭扫。不管通过什么形式祭扫,都是表达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并非祭扫燃放了多少鞭炮,焚烧了多少纸钱,就代表了是否孝顺。

正如古语所言,生前床边一杯水,胜过坟前千堆灰。这句话的意思很明了,孝敬父母更应该在父母生前下功夫。具体到清明祭扫,不能用祭扫形式来衡量孝心,生者对逝者的祭扫形式不是越隆重越彰显孝心,而是越简单越体现文明素养。

今天的清明需要更“清”明,今天的清明对逝者缅怀的意义没有变,不文明的祭扫形式应该转变,也必须改变。燃放鞭炮、焚烧纸钱等传统祭扫形式,既不代表是否有孝心,也不切合时代发展要求。

用祭扫形式衡量孝心的旧观念,是不文明祭扫存在的根源。清明祭扫既要能够传达对逝者的追思,也要注重形式上符合绿色低碳的要求。文明清明需要人人尽责,摈弃不文明的祭扫形式,抛弃陈旧的祭扫观念,让清明祭扫形式更简单、更低碳、更文明,清明才能更“清”明。

责任编辑:蔡健雅(QZ0020)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