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阳康”人数逐渐增多,部分患者出现疲惫感、胸闷气短等症状,开始考虑胸部CT等体检事宜,各地体检机构和医院陆续也推出“阳康”体检套餐或新冠康复门诊,体检赛道再被关注。(1月9日澎湃新闻)
据悉,“阳康”体检套餐价格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体检项目主要是针对新冠可能会引发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的症状而设置,如肺部CT、心脏彩超等。据记者了解,在众多体检项目中,肺部CT检查需求更旺盛,相关机器是满负荷运行的。有关数据显示,去年12月28日、29日、30日,某健康集团肺部CT检查分别达到1.8万多、2.3万多、2.8万多人次,元旦后的1月3日及4日,该集团肺部CT检查达到7.5万多人次。截至1月8日,在此官网,其“阳康”安心检套餐标准款已售16万+件,特定款售出1万+件。照此推算,短短两周不到时间,这块收入可能已经近亿元!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阳康”后的人员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担心焦虑,人们想通过体检得到具体“答案”,想买个放心,让悬着的那颗心平息下来。
也许人们要问,“阳康”之后是否有必要体检?有关专业人士明确告诉记者,“感染新冠后,病毒会在体内繁殖,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典型的症状,咳嗽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肺里的渗出液不会那么快被吸收掉”。“如果大家觉得身体还可以,可以暂时先不去做检查,没必要卡在目前的时间段”。
很明显,目前有相当多的“阳康”体检,是盲目“从众”凑热闹的,也是浪费体检资源,只是满足了个人纾解焦虑而已。应该看到,“阳康”体检套餐,对于绝大多数“觉得身体还可以”的人来说效果不是太大;对于那些身体已经“报警”,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阳康”患者来说,还是有积极作用的。现阶段的问题是,作为轻症的“阳康”患者,要理性对待病情,不跟风去做体检;作为专业部门的体检机构和医院,对于患者的情况几乎“一‘看’便知”,要科学引导“阳康”患者,能不做体检的,就暂时不要做体检,不能只讲经济效益,不要社会责任,不讲商业良心,利用焦虑赚取患者金钱。 (杨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