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小小一枚公章,既牵涉村干部用权,也关乎百姓切身利益。今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针对一些行政村存在“人情章”“糊涂章”“空白章”等乱象,探索村级“智慧用章”,将村级小微权力“锁”进“数字套筒”中,推动村干部廉洁用权,高效办事。(11月21日 半月谈)
村级公章是村级公共权力的象征。“发展党员,需盖村级党组织章;劳务用工、土地承包、建房审批等,盖村委会章;工程合同、财务支出等,盖村级股份经济联合社章。”萧山区义桥镇勤里村党总支书记陈策说,如果哪个章用得不规范,就可能给镇村两级管理埋下隐患。
“智慧用章”会自动对盖章人、文件内容、时间等关键信息采集记录并上传,用印严格限制次数和时间地点,通过技术手段还能对用印内容进行比对,依托大数据分析实现基层小微权力“审、用、管、督”一体化闭环式管理。
这样的“小切口、大场景”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权力的规范化、透明化和信息化。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小微权力的正确运行,让“村官”放手施策、令村民疑消心顺,彼此在“阳光下”顺畅沟通,也维护了社会稳定与和谐。它是约束权力、阳光操作的一小步,却能有效强化基层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力度,推动“有权者慎权、无权者督权”。(文/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