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雄城际连线首都北京和雄安新区,到京张高铁增加北京至西北地区高铁通道,还有清河站、北京朝阳站、北京丰台站等一大批大型、特大型高铁站成为城市新地标,“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加快形成。“十三五”期间,北京轨道交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北京市域范围铁路运营总里程达1351公里,完成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目标(1900公里)的71.1%,北京城市发展变化同样日新月异。
轨道交通的发展带动首都了交通枢纽发生巨大变化。近五年来,清河火车站伴随着京张高铁建成投用,北京朝阳站因京哈高铁拔地而起,北京丰台站迁址改建重生,首都北京的综合交通枢纽从北京站、北京北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四大支柱”变成了清河站、北京朝阳站、北京丰台站、北京站、北京北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七子连星”,有力支撑“轨道上的京津冀”多层级铁路网络的融合发展以及城市内外交通的有效衔接。
轨道交通的发展见证了首都环境的持续改善。北京积极推进铁路沿线环境“疏整促”工作,以紧邻线路30米范围内为重点,安全保护区和桥下空间为核心地带,在铁路沿线聚集的城镇区和安全隐患突出地带,集中整治外部环境隐患,取得了良好成效。铁路沿线环境的变化只是首都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北京有序疏解整治促提升,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更新,北京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2021年北京市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88天,较2013年增加了112个蓝天。城市休闲公园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6.8%。城六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9.5%。首都距离“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轨道交通的发展让北京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2019年底,中国首条智能化高速铁路京张高铁正式开通,不仅带动了沿线发展、方便了京津冀地区百姓出行,更重要的是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环运输提供了保障,见证了北京这个全球首个“双奥”之城的诞生。2020年底,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不仅助推了“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形成,而且见证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大兴机场临空经济新引擎作用发挥明显,形成了京津冀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与首都机场南北呼应,构成了北京航空“双枢纽”格局,提升了首都国际交往服务功能。
过去的五年,是首都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五年,更是首都北京高质量发展的五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加深,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必将展现更加美丽的时代风貌。(夏庆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