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铜陵市组织开展了以“展头雁风采、促担当作为”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让村党组织书记上擂台、晒成果、传经验。(7月25日 安徽日报)
毋庸置疑,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同时,还需要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各显神通。安徽省铜陵市举办乡村振兴“擂台比武”,让各村党组织书记“试比高”,不失为激发斗志、互促互进的好方法。
据了解,“擂台比武”活动突出5个方面:比基层党建,看品牌亮点打造;比集体经济,看村级产业发展;比人居环境,看村容村貌建设;比基层治理,看信访矛盾化解;比乡风文明,看信用文化营造。“我们还将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故事进行深入宣传,突出典型引路、以考促干,为乡村振兴赋能。”铜陵市委组织部组织一科有关负责人介绍。
众所周知,乡村振兴不能搞“闭门造车”,“擂台比武”就是一个互学互促、互促互进的过程。比比成绩、比比经验、比比群众获得感,在比中查找差距,在差距压力下进一步激发斗志、提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坚定奋力赶超跨越的决心,不断进步。同时要将“擂台比武”当做是一个汇聚乡村振兴发展经验的“聚宝盆”。
因为有了这样的“擂台比武”,各村之间既可以找差距、补短板,也可以学经验、树标杆。深层次的意义就在于提升“比学赶超、互相共进”的氛围,切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抓细抓实,从而真正“干在细处,落在实处”。
笔者以为,“擂台比武”的优势,在于直接服务于大局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直接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接地气,直接围绕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和要求来挖掘、展示各地亮点和成效,具有提振士气、增强信心的作用,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参与。
“展头雁风采、促担当作为”,“擂台比武”主题明确、直接、针对性非常强,有比较好的引领实际、指导实践的价值,从而真正发挥了推动工作、服务工作的作用。(文/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