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准大学生来说,高考后的暑假更是一个黄金假期。最近,准大学生们已经可以查询录取结果,不久将会接到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在等待走进大学校门的日子里,应该做些什么?连日来,记者探访发现,有不少准大学生和家长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所担忧,不知能否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记者就此困惑走访了多位准大学生及家长,并邀请心理咨询师和大学教师给出建议,希望准大学生们利用这个最轻松的假期多学一些技能,补一补“生活独立课”,为崭新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7月22日《今晚报》)
眼下,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的陆续送达,很多高考生便成了“准大学生”。如何度过这个没有学习压力的暑期生活,便成了众多准大学生们的一个焦点话题。
据了解,自高考结束以来,准大学生们的生活就是睡觉、上网、聚会……“睡到中午起床,下午刷刷手机,晚上吃饭聚会,晚上接着刷手机”已然成为众多准大学生们的一个“生活写照”。
按理说,这些准大学生在高考前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心理压力较大,高考后确实需要适度放松。但“放松”不等于“放纵”,一旦养成了“报复性放松”,就极易放纵自己,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甚至会陷入不良状态,比如生活作息紊乱、贪睡、精神倦怠、厌学等,这无疑不利于今后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因此,笔者以为,准大学生们不妨利用这个没有学习压力的暑期,好好补一补“生活独立课”,这对即将步入大学的准大学生们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需要补一补“生活技能课”。近年来,大学生把脏衣服、脏被子、脏鞋子等打包寄回家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可见勤于自理也是准大学生们的一堂“必修课”。
其次,需要补一补“人际社交课”。之前在学校里忙于学习,就连周末也是在补习班里“埋头苦学”,基本无暇人际社交。一些准大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他人,稍有不顺心,就动辄发脾气。借此机会补一补“人际社交课”学会与人为善,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学会尊重他人,这对准大学生的成长显然十分重要。
其三,需要补一补“生活挫折课”。之前无论是在家里也好,还是在学校也罢,一旦遭遇“挫折”,有父母呵护,有老师鼓励,感觉很是温暖。但步入大学校园,作为成年人,遭遇“挫折”,必须学会自己面对,自己化解。因而需在心理上要积极转变,为步入大学做好充分准备。
愿学子们勤于自理,学会自立,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崭新的大学生活。(叶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