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行程卡“摘星”切合精准防控期待,仍须防范任性加码

2022-07-04 14:21 千龙网

6月29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消息称,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6月30日《红星新闻》)

工信部官宣全国范围内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后,立刻引发舆论关注,并成为社交媒体热搜榜第一。截至6月29日18时,#行程卡取消星号#话题阅读超过3.6亿,讨论超过5万。有数据显示,消息发布半小时内,某平台机票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180%,酒店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220%。

这显然意味着,此项重磅公共政策的隆重面世,不仅顺民意,得民心,让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化和科学化,也能加速社会经济流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两者协调发展。

所谓行程卡带星,是指智能手机用户在此前14天内,到访过当时存在中风险或高风险地区的某个城市或某些城市。尽管权威部门一再强调,带星并不代表手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也与用户健康状况无关,但行程卡还是被用作出入公共场所,特别跨区域重要通行“门票”。

不可否认,通信行程卡的“星号”,为最大限度地把可能有感染风险的人员纳入防控视野,尤其是在疫情严峻复杂的特殊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可在一些地方,通信行程卡“带星”,成为限制人员、货物流动的重要依据,将行程卡“带星”与高风险人群划上了等号,进而一刀切地集中隔离、或劝返。可以说,对行程卡“摘星”,是对“过度防控、层层加码”的一种合理“纠偏”。

值得关注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发布第九版,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从“14+7”(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变为“7+3”(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次密接者的隔离政策、风险区划、区域核酸检测及高风险人员解除闭环后的观察期限,都做了优化调整。不管是缩短隔离期限,还是对行程卡“摘星”,都预示着我国疫情防控,已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行程卡“摘星”,并不意味着防疫可以松口气了、歇歇脚了。全国疫情形势固然总体向好,但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全国“动态清零”的抗疫总方针,依然未变。

行程卡“摘星”后,更要防止个别地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仍在“星星”上做手脚,任性加码。有网传图片显示,行程卡取消星号以后,有地方在行程卡上以“感叹号”的形式提示“疫情重点地区核验”,写着“您于14天内到访过疫情重点地区所在市”与“疫情重点地区核验”。

因此,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要畅通举报渠道,强化日常监管督查,加大问责力度,不折不扣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有效防范刚“摘星”又人为加码,避免国家善政被无情肢解和架空。(吴睿鸫)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