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打出“组合拳”治理高考志愿填报市场

2022-06-27 10:04 千龙网

近期,各地将陆续发布2022年高考成绩,并启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教育部网站23日发布预警提到,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陷阱。(6月23日 腾讯网)

高考志愿填报对于家长和考生无疑又是一场大考,与高考相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等重要,因为它将是考生设计未来人生的起点,进入职场生涯的第一个选择。此时,教育部门发布预警,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防“填报志愿陷阱”,时间及时,意义重大。

目前,高考填报志愿市场乱象丛生,成千上万元的咨询费、仅培训个把小时就拿没有资质的社会人士充当“志愿咨询师”、掌握所谓“机密”的内部报考信息、对招录政策解读不精确或信息过期……这些问题不仅让家长花费了冤枉钱,且很有可能误导孩子填报志愿。

除了填报志愿行业的不规范,不断变化的招生政策也让广大家长“摸不着头脑”。近年来,多数省份高考招录实行新政策,采用合并本科批次,“专业+院校”“平行+顺序”等多线录取模式。例如,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本科普通批设置30个平行志愿;河北、辽宁以“专业+院校”为单位,普通类分别最多可填报96个和112个志愿。

为了能让孩子在所考分数之内报考到最适合、最好的学校,家长不惜花重金来寻找 志愿填报培训机构。笔者认为要想避免考生和家长落入“志愿填报陷阱”,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做到提醒义务,更应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行业进行再整顿,规范收费标准,对存在虚假宣传的志愿服务机构,实施“黑名单”制度、加大处罚,让不法机构认识到重要性,对考生负责。

另外,公共服务的及时跟进也尤为重要。据了解,北京教育考试院为帮助考生、家长了解相关高校在京招生录取政策,开展了2022年高招本科网上咨询活动。届时在京相关高校及市、区高招办和市体检中心将在线回答广大考生、家长的提问。教育部也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考试机构和高校也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多渠道多方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政策解读、参考信息和咨询指导,切实保障考生利益。

有了政策的支持,广大家长也要擦亮眼睛,不要盲目跟风被规划机构的花言巧语所蒙骗,更不要一意孤行替孩子做主报考自己觉得热门的专业,专业千千万万,行行出状元。学人工智能专业你可以掌握未来世界的话语权、学铁道等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你可以为广阔的祖国建设更多路网、学生物医学专业可以为人类对抗多种复杂疾病……多问问孩子的意愿、兴趣和喜好,相信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和拥有光明前途的专业不再是难事。(任倩晨)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