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告别幼儿教育“小学化”,把快乐还给孩子

2022-06-03 09:51 千龙网

 现在我们从国家层面强调幼小科学衔接,在全国进行宣传和推广,是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认知误区和行动误区的纠偏,比如长期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对幼儿学习过度重视知识准备,等等。其中,最大的误区是幼儿教育“小学化”。(5月31日光明日报)

大量研究已表明,孩子抢学早学的优势,在进入小学几年内就会消失,而“超前学习”却挤占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游玩时间。幼儿园“小学化”等“拔苗助长”式幼儿教育,既违背了幼儿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还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最需要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幼儿教育“小学化”,已被教育界定性为拔苗助长。这些“小苗”被“拔”过之后,一生的学习、生活都会遭受其恶果的影响,甚至很多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能力就由于被过早“拔苗”而丧失。事实上,拔苗助长的恶果正在愈来愈多地显露。

从柏拉图时代开始,人们就认识到了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实际意义。近十年一些著名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立法,如《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更是把游戏与娱乐规定为儿童的基本社会权利。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权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核心内容,游戏权的实现有益于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对于公民意识和自由精神的养成也具有重要价值。

其实,幼儿园给孩子的最好教育就是顺应其天性,引导其发展,让幼儿在游戏、探索、发现、体验的快乐生活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最重要的教育形式”。孩子在玩中探索世界、在玩中发现问题、在玩中学会交往……可以说,只有让孩子快乐地游戏,才能让他们有效地学习。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使他们不可能像中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来获得发展。寓教育于幼儿的游戏活动之中,是幼儿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幼儿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早在2018年7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的任务,并提出了治理的时间表。但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仍然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是规范幼儿园办园的法规和制度缺失。今年1月18日,青岛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发布《全市幼儿园办园行为负面清单》,把教授小学内容等行为列入负面清单,有望为治疗幼儿园“小学化”顽症提供良方。 期待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向青岛市教育局学习,采取措施坚决叫停幼儿教育“小学化”,把游戏权还给幼儿,把快乐还给孩子,把家长从教育焦虑中解脱出来,给孩子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王红峰)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