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 | 去向落实率23.6%,大学生该如何面对?

2022-05-09 10:14 千龙网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4月27日,权威部门来文对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截至2022年4月17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23.61%,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群体去向落实率为21.47%。(5月4日,澎湃新闻)

三四月是大学生就业黄金时期。每逢此时,学校会开展校园招聘会,组织大量招聘企业与大学毕业生签订工作协议,促进大学生就业。然而,至4月17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仅23.6%。大学生就业出现旺季不旺的势头。去向落实率还包括考研或出国深造率、自主创业率、自谋职业率等,如果除去这部分内容,真正到用人单位的大学生就业率要低于23.6%,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面对就业难,大学生应该未雨绸缪,增强学识能力,练好自身本领,这样才能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愿以偿。

首先,专业知识要学而优。专业课是大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是专业学生优于其他普通学生的筹码。可是,有的大学生认为,只要专业课不挂科,便能如期毕业。这种认识下,他们上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打游戏、逛公园,虚度大学光阴。过后只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突击应付。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必然难以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所学知识不强的大学生,在用人单位招聘时被淘汰的概率会很大。只有认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才能用人单位招聘面试时,从容应答,凭实力胜出。

其次,丰富人生阅历。行万里路,也是增长知识才干的良方。大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到课外、走向社会。校园里有各种社团活动,学生积极参加能够锻炼组织协调能力、独挡一面的办事能力;有的大学生放假期间会主动走向社会,到与专业知识相关的企业去打工、到贫困地区支教、到一线担当抗疫志愿者等等。这些社会经历能够让学生更早接触社会,拓宽眼界,增长见识,培养吃苦耐劳的坚毅品格。用人单位往往对这类学生高看一眼,优先聘用。

最后,克服畏难心理,调整就业价值观。就业难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生畏惧,害怕失业,脸面无光。然而危中有机,此时,国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也较多,如果顺势而为,把握机遇,相对容易解决面临的就业困难。再说,就业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早就业并非坏事。如果专业对口,到用人单位学有所用,在专业领域拥有一技之长,那也是安身立命的本钱。即便专业不对口,聘用后与单位领导、同事交流、相处,积累处世经验和人脉,自己日趋成熟,也能为人生中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就业形势严峻与否,大学生无法掌控和改变。容易掌握的是自身实力增长。因此,无论未来就业形势如何,大学生当务之急,是学好专业知识,丰富生活阅历,具备了强大实力,才会在就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许卫兵)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