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常态化下,每个地方都得紧扣“动态清零”的总体方针,聚焦“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指导原则,切实建立起符合地方防疫需求的常态化机制,为地方推动防疫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所以,防疫常态还得靠机制和抓手,并形成一种常态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防疫办法。但是,现实工作中,少数地方往往存在防疫“抄作业”现象,缺乏自我主张,忽视客观实际,甚至在根本没有建立防疫常态机制的情况下,依赖“成功经验”、习惯“复制粘贴”。
比如,有的地方防疫“过于敏感”,忽视本地疫情,照搬照抄疫情严峻区域的“防疫模式”,动辄静态管控、全员核检、劳民伤财、制造“恐慌”、加重焦虑;有的地方“过度懒惰”,不愿思考、不想谋划、不会作为,对防疫缺乏专业判断、统筹思维和全局理念,直接大搞“拿来主义”,向典型经验“要答案”,容易导致防疫“走样变形”;有的地方“过犹不及”,不管疫情形势,一律“求严求稳”,总拿“以防万一”为借口,处理不好防疫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综上述之,防疫“抄作业”是政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担当精神不够的折射。要知道,每个地方的疫情形势、群众意愿、社会心理、基础设施、人员流动、经济发展不一,这就要求防疫举措必须坚持科学理念,严格规范防疫举措和办法,坚持实事求是制定防疫机制,从而为防疫工作提供精准指导。当然,防疫工作还要结合疫情动态形势,随时调整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模式。此外,借鉴和吸收外地优秀经验和做法,不断改进和完善防疫机制,这也是防疫和办实事的内在要求。
但是,借鉴并不等同于复制,与“抄作业”式防疫有着本质区别。“抄作业”是对防疫认识不足,害怕出现问题,畏惧麻烦和矛盾极不负责的一种表现。而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借鉴地区成功的疫情防控经验才是正确的,比如对于地区不同风险区的居民实行分级管理而不是“一刀切”地进行全域静默,上班实行分批办公、居家办公等多种办公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管理可以街道村委干部、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和民警共同维护而不是只靠单一群体来管理。所以说,防疫是一场大考,时代是出题人、党员干部是答题人、人民群众是阅题人。如何答出让群,满意的答案,还得从实际出发,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一勤天下无难事。抓好防疫贵在有恒、勤勉务实、真抓实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打持久战的理念,秉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精神,坚决防止出现疲惫心理、松懈心态、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切实牵住科学防疫的牛鼻子,立起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制定科学有效、务实管用的防疫举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此外,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以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站位,坚决做实做细做优防疫措施,确保防疫工作高效落地。(曹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