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可乐究竟能换到什么?最近,上海浦东某小区内一位业主孙先生,主动拿出了12瓶可乐,放在楼栋大堂共享给邻居。随后几日,这12瓶可乐开启了一场“以物换物”的奇妙之旅。很快,一场无偿的可乐分享,变成了暖心的接龙置换游戏。有人贡献了蔬菜,有人拿出了肉类,有人翻出小朋友的盲盒玩具,还有人提供了小狗的纸尿裤…(4月15日来源:新晚报)
一箱12瓶的可乐,这场“以物换物”可谓是火出圈了,不禁让人感叹小小的一罐可乐竟有如此神奇且强大的力量,平日里再普通不过的可乐一下子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真好,一箱可乐最后竟换得了各家所需的物资、换得了一间小型“百货超市”;真好,12瓶可乐换出了温暖的“人世间”、换出了久违了的“邻里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居住的环境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大杂院、筒子楼到单位福利分房,从改善房、经济适用房到精致的商品房。从平房到楼房,中国老百姓的住房条件确实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邻里情”似乎也在悄悄“变了味儿”。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以前是“一家炖肉满院飘香”邻居端着碗就来了,处了几十年“老街坊”知根知底,哪家有事旁家都会添把手,“张家长李家短”似乎也见证了那个时代浓浓的“邻里情”。曾经浓得化不开的邻里情,如今却被“冷冰冰”的钢筋水泥阻隔得越来越淡。一道道防盗门,一个个猫眼让即使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也总是“打烊”,或是面面相觑,或者直接选择“无视”。 这无形中就拉大了人们思想感情上的距离,让大家“形同陌路”,甚至出现了“邻里多年不相识,楼道遭抢无人应”的现象。
我们绝不感谢疫情,但它让我们见证了太多太多的“人间温暖”,我们也绝不挽留病毒,但我们怀念和向往“平房年代”里温情和温馨的邻里关系。一罐小小可乐,让邻居们“抱团取暖”共克时艰;一罐小小的可乐,让久违了的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一罐小小的可乐,像萤火虫一样用自己微弱的光来点亮和温暖疫情下的上海。多么温馨的友邻互助,多么和和睦的邻里相处,这么可爱的邻居,这么暖心的上海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张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