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江苏苏州。二年级小学生硕硕在开学第一天带了两万余元现金,称要给老师同学们发红包。经家长教育后硕硕表示,要好好学习,长大之后再给大家发大红包。(澎湃新闻)
“我先替你保管,长大了就还给你。”这套说辞想必80、90后都不陌生,我们都是这么被父母“骗”走了压岁钱。如今,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不断变化,新生代父母“阔气”地对压岁钱选择了放手,不会据为己有,压岁钱成为孩子的“小金库”可自行支配管理。但是,今年春节过后,小孩子因为钱惹出的事却令家长焦头烂额,从10岁娃10天花9800元买奥特曼卡片,到小学生拿压岁钱买手机,再到小学生拿两万压岁钱发红包。一系列压岁钱引发的事件,归根结底还是家庭财商教育的缺失。
财商教育绝不仅仅是将钱给孩子这么简单,硕硕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对钱没有概念,想和同学礼尚往来。一句“孩子对钱没有概念”透露着为人父母的无奈,面对压岁钱这笔“巨款”,娃的这笔压岁钱怎么打理,也成为困扰家长们的难题。
中国人自古都“耻于谈钱”,但我们的一生都在与金钱打交道。有些父母认为小孩子要保持童心,更是担心过早与孩子谈论金钱,会让孩子变得世俗与功利,其实是多虑了。曾经有媒体问股神巴菲特:“孩子几岁时,父母可以跟他们讲金钱和投资?”他的答案是:“越早越好。”笔者认为,引导孩子从小就理解金钱的价值,才能高效培养财富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格局。
其实,春节压岁钱正是我们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好时机,开启孩子的“财商”启蒙。趁着孩子高兴劲,可以给孩子讲讲压岁钱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孩子一起决定压岁钱如何处理,比“强硬没收”更有远见。父母可以借助绘本、动画、游戏等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明白货币金钱的概念,了解劳动、报酬与消费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学会合理消费和储蓄。另外,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人父母我们对金钱的态度影响着孩子未来的财富意识,勤俭节约、理性消费需要从父母做起。
教育家默克尔曾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商教育是家庭教育最需要补上的一课,父母既要让孩子拥有一定的金钱支配权,又要引导孩子拒绝挥霍浪费。“财商教育”还是要趁早趁小,从娃娃抓起。(文/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