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2021-10-27 13:21 中国经济网

来源标题: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10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人类社会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刚刚走出浩劫的人类苦苦求索和平进步之道。同一年,《联合国宪章》正式签署,联合国成立,这是人类和平发展事业的里程碑。

此后,联合国不断实现进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离不开世界各国寻求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的努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在这一进程中,各国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

当前,百年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人类面临多种风险挑战。面对全球性挑战,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如果赖以生存的大船沉没,每个船舱也必然随之倾覆。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相互尊重、精诚合作,而不是猜忌对立、零和博弈。

世界各国应站在地球村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明确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努力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一贯珍视与国际社会的协作和互助。中国愿总结经验、加强沟通,继续寻求和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探索各国共同接受的合作思路、途径和模式,同国际社会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陈丽艳(QX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