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一级巡视员侯振刚介绍,2021年国庆节面临了三个因素叠加,将会使游客人数增加。同时,文化和旅游活动天然的具有人员聚集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将给文化和旅游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
2021年的国庆假日即将到来,今年七天的黄金周小长假,势必迎来新一轮的旅游高峰季。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许多大众旅游的需求未能得到释放,“补偿式”出游意愿强烈;另一方面部分地方和景区景点出台政策,吸引力强。诸多因素都将使国庆期间公众的出游人数增加。针对这一现象,无论是景区还是消费者个人都应当做好提前准备,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对于景区来说,应当依据“限量、预约、错峰”原则,因地制宜做好规划。重点突出四个字:未雨绸缪。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大众出游的愿望尤其强烈。国庆期间,秋高气爽,天气状况良好,这对游客来说,更具吸引力。近段时间以来,福建、黑龙江等地局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国庆小长假,人员聚集,都会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因此,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景区当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部署及要求,贯彻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策略,限制客流量,落实好提前预约制,做好扫码入内及消毒消杀工作,做好错峰出行,避免人群聚集,为打好黄金周疫情防控战做好准备工作。
对于个人来说,防控意识不容松懈。疫情可能随时反弹,风险意识不容懈怠,游客的假期安排也须有更多防疫的考量。做好个人旅行过程中的防护,尽量避免前往人员集中的密集场所。要佩戴好口罩,注重个人卫生。严格遵守旅游地目的地的疫情防控要求,一旦目的地出现疫情或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一定要服从地方政府的防疫安排。出游前,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非必要不前往涉疫地区。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加强节前的督导检查和假期期间的应急响应体系构建。节前,加强旅游景区、公共交通部门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构建应急响应体系,加强值守,密切跟踪疫情形势,一旦发生疫情,在当地疫情防控领导机构统一部署下,及时做好交通管控和应急运输保障等相关工作。
一年一度的国庆小长假,是一次“国民大考”,休闲放松的同时,切莫忽略疫情防控。只有落实好科学有效的常态化防控措施,紧绷疫情防控之“弦”,才能过好“安心节”。(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