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通过优化界面、简化程序、增加功能等方式,不少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更加贴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下一步,要完善适老化标准和规范,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互联网产品及应用,让老年人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人民网8月19日)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也给不会用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设置了种种障碍,应为他们提供帮助和便利,带领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信息时代带来的优越和便利。
近年来,各种大字版手机app、更加简化便捷的“长辈模式”、“一键模式”应运而生,让老年人使用互联网设备更简单明了。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还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宣传引导要到位。社会、家庭应该承担起帮助老年人认识、使用智能设备的责任,教会老年人正确操作使用智能设备,适应社会的发展脚步。利用一些浅显易懂的操作手册,并多一分细心、耐心,才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
二是基础保障要跟上。要正视老年人运用智能设备和年轻人之间的差距,为老年人群体参与公共生活做好基础保障。城市公交地铁、康复医院、社保养老中心、水电费缴纳等老年群体较多的公共服务部门应主动设置便利措施帮助老人,例如设置咨询台、配备志愿者帮助老年人进行智能设备操作,为他们提供人性化服务。
三是传统服务不能丢。在医疗、卫生、出行购物等基本民生工作方面,要坚持新手段与老方法并行的举措,保留人工服务窗口、老年人专用通道等,让老年人真切感受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当然,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社会来共同来推动和助力。老年人也应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接纳和适应新事物,尽力尝试和探索数字化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从容面对互联网,享受新生活。(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