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口袋书” 是时候再热起来了

2021-03-19 06:11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口袋书” 是时候再热起来了

日前,几位青年作家尝鲜推出了“上海作协口袋书”丛书,一经面世就引起关注。而记者走访发现,近期图书市场上活跃的“口袋书”不少,颇有“重出江湖”的势头。

所谓“口袋书”,一般指小开本的简装书。别看规格袖珍,但“口袋书”的历史渊源颇有说头,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英国出版的“企鹅丛书”。封面新颖、内容精彩,仅售10支香烟的价格,这一创新让图书不再只是富人才消费得起的东西,也在全球出版界引发了一场“纸皮书革命”。这股“小而美”的出版风吹到中国后,催生了一批题材丰富、价格亲民、“营养价值”颇高的经典。从商务印书馆的《国学小丛书》到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五角丛书》,从《彼得斐诗集》到《穿着的艺术》,一本本小书开阔了几代读者的视野,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养分。

然而,近些年来,“口袋书”一度淡出公众视野,硕果仅存的几乎都是工具书。与之相应,“大部头”越来越多。书的页码多了、装帧精美了、价格上去了,含金量却未明显提高甚至还在降低,这让不少爱书人倍感郁闷。而助长贪大求厚之风的,根本上是一种赚快钱的心理。在现行销售渠道里,同类书籍,“大部头”则价高,定价高则利大,做小书显然不划算。还有一些人,以“大部头”为背景墙粉饰自己有思想有内涵。一来二去,小书市场逐渐冷却。

令人欣喜的是,近来一批“口袋书”相继出现、备受好评,业内人士称“有望迎来新春天”。这样的转折背后,其实是图书市场精品意识的理性回归。经过时间淘洗,如今的读者越来越明白,书不在厚,关键是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装帧无需“高大上”,简约朴素更环保。更重要的是,移动互联时代让碎片化阅读成为大众习惯,“口袋书”大小适宜、方便携带,通勤或休息时,正是手机的最好替代品。目前,一些轻小说类题材的口袋书颇受读者青睐,从业者不妨以此为基点,多多研究当代读者的需求和偏好,推出更多质量过硬、选题对味、审美在线的小书。

信息匮乏的年代,小小的“口袋书”让人们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信息爆炸的时代,“书荒”变“书海”,“口袋书”又为见缝插针捧书细品提供了方便。让写好书、出好书、读好书的良性循环畅通起来,一卷书香将为更多奔忙的当代人提供心灵慰藉。

责任编辑:冯翀(QZ001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