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临时“改装”成餐厅,企业家和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边吃边聊。聊的啥?都是企业发展的“症结”。从2018年底开始,顺义、丰台等区召开了以营商环境为主题的早餐会。顺义区从2019年春节至今已开了9场。丰台区从2018年10月到去年5月累计召开16次,近百家企业参加,180余项企业需求得到反馈落地。(1月6日《新京报》)
早餐会,既是“早餐”又是“会”,确实不寻常。欧阳修曾云:“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早餐会亦是如此,吃的虽是简简单单的早餐,然而对于就餐双方来说,其目的、意义、价值、效果远在早餐之外,在于深度地沟通交流信息、共同把脉营商环境、反映并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类现实问题——连早餐时间都能够充分利用,在分秒必争中为民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如此“营商早餐会”,端出的是为民服务的“民生大餐”,散发出的是好作风的清新气息。
基层治理需要创新,而创新之风乍起,将吹绉一池春水。北京市近年来在基层治理中高招迭出,特别是不断完善“接诉即办”机制,并将其快速升级为“未诉先办”。这充分体现了公共服务的民生导向、精准特色、效率质量、情感温度。倾听民意民声,为民纾困解忧,不再是被动地“等”和单向度地“听”,而是更加积极主动,通过各种舆情收集渠道乃至网络大数据分析手段,积极梳理、预判预见、未雨绸缪、及早解决,遇事皆能“想”在前边、“问”在前边,发现问题便立即解决在萌芽状态,一个“先”字,即以点睛之笔画出“未诉先办”机制的核心价值。
好的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让营商环境一步一步变得更优更好,就需要这种把分分秒秒都用上、把事事处处都办好的精神。连吃早饭的时间都充分利用,在点点滴滴中让企业家感受到新作风、新风貌,如此高质量服务如果能持续坚持、持续优化,经济焉不发展、企业焉不强壮!别小瞧了“营商早餐会”,它其实就是“未诉即办”机制落实的好样板,让所有企业、每位企业家都能有一种清晰的体验和油然升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