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车还有一会才到,外面天气冷,快进来避避雨。”11月30日,江西南昌气温骤降,寒气逼人。看到有乘客来乘车,南昌市南斯友好路上的道路客运招呼站工作人员连忙请市民进工作间,大家身子暖了、心里更暖了。(12月2日 人民网)
一句问候,一个动作,让乘客少了尴尬,少了麻烦,而且身子暖了,心里更热火了。该招呼站于今年9月底建成,是南昌市首个投入使用的道路客运招呼站,也是南昌市委巡察组将巡察利剑直指群众“烦心事”的成果体现。
群众的“烦心事”终于得到解决,本该大快人心,但这样的“烦心事”为何却总要巡察组才能解决,又让人如鲠在喉。
南斯友好路进站道路设计不合理,要进站乘车,市民须绕行好几段路。许多市民干脆直接在道路上拦车,而长运客车司机也常常违规中途停车,存在安全隐患。“以往,南斯友好路加油站附近停满了黑车,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我们车主感到很头疼。”对此,南昌市《行风热线》和《南昌问政》栏目多次进行报道。
然而,群众这样的“烦心事”却是一拖再拖,拖而不决,直到市委巡察组巡察才圆满解决。“客运站周边终于好走了,困扰我们很久的烦心事儿终于解决了。”群众的赞誉既是对巡察工作的肯定,但也折射出我们常规管理工作的不足。
无独有偶,前不久,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袁坊乡周场村贫困户翟云凤家有两口人,其住房符合危房改造政策。但房屋面积只有25平方米,低于政策规定的两人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改造标准。翟云凤多次向村委反映危房改造“缩水”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直到开封市纪委监委派出督导组查出实情后,责令区住建局和乡政府在一个月内务必整改到位,翟云凤扩改后的房屋面积达到了32平方米。
众所周知,巡察组颇似过去的“钦差大臣”,手里犹如拿着“尚方宝剑”,基层单位、部门肯定都会畏惧三分,事情的解决也就指日可待,毫无悬念,但是,假如没有巡察组的过问,假如巡察组手里没有尚方宝剑,那群众的“烦心事”还能顺利解决吗?
巡察工作终究是常规工作的监督和补充,仅靠巡察来推进各项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而群众身边的管理力量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主管部门、我们的基层干部还得加强管理,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还得沉下心来工作,永葆一颗为民初心,群众的“烦心事”才不会就指望巡察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