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无论南方、北方,粽子是端午必备美食。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小时候,总是在蜜枣粽、豆沙粽和八宝粽里挑自己喜欢的口味;一直以为,粽子只能是糯米馅的,后来发现,还有黄米粽子;再后来,白粽、肉馅粽、蛋黄粽、酸奶粽……各式各样的粽子满足各种各样的口味,舌尖上的享受,让节日的气氛融通南北,欢乐家常。
南方江河湖泊多,可以看赛龙舟,但是北方受自然条件限制,龙舟就不多见了。其实,记忆里的端午,不仅可以吃粽子,还可以戴麦索,挂香袋。麦索是五色丝线编的,十分简单,稍大点的孩子就可以自己配色,自己编。它可以戴在手腕、脚腕,但大多时候,都是女孩子在期待这些,稍大的男孩就不太乐意戴了。到了六月六这天,麦索要剪断,扔在河里或者水渠里。老人总说,这样麦索就可以变成一条五色的小蛇,悄悄溜走了。虽然我们一直不太相信,但总是照样做了。香袋一般都是长辈做的,婴儿的香袋尤其好看,虎头的、辣椒的……颜色鲜艳,喜气洋洋。大点的孩子和成人一般佩戴红色小桃心香袋,系在腰间,一点都不显眼,淡淡的草木香,却很安心。香袋里放的天然植物香料混合着朱砂,辟邪驱虫。
小时候总是以为,端午本来就是这样过的,没有想过为什么,从哪里来。后来,才知道,我们遵循的任何一个小习俗,都能在古人的记载中找到源头。我们叫戴麦索,有些地方叫栓五色丝线,应劭《风俗通》中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年年都要过端午,端午的过法各有不同,有仪式感十足的,也有简单随意的。不论你选择哪一种,都愿你身体安康,诸事顺意。(千龙网评论员 李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