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暖评|于细微处感知政策的冷暖

2019-05-28 15:03 千龙网

1

北京堂子胡同里的立体自行车停放点(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艾经纬摄

今后,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附近的居民再也不用为没地方放置电动自行车苦恼了。大栅栏街道利用腾退后的留置场地,建立了西城区首个电动自行车充电停车场,免费供居民停车,同时提供充电服务,还配有专门的保安负责协调停放,看护车辆。

跟常规社区都会配备停车场和自行车棚不同,胡同居民的普遍现状是,居住空间小,街巷狭窄,安放自行车这样的小事,确是胡同居民每天都发愁的头痛事。所谓“民之所需,政之所向”,胡同的疏解整治促提升,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是表象,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舒适感和满足感。

解决胡同居民停车难小事的背后,恰是反映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否真心站在百姓立场,急百姓所急,解百姓所忧。只有知百姓冷暖,才能让百姓感知政策的冷暖。越是细微处,越能体现政策的人文关怀和温度。只有真正为民服务的政策,才能走进百姓的心里。

细微处见真情,细微处见智慧。利用腾退空间建居民停车场、共享空间、养老机构、口袋公园等措施,完成小空间的大利用,实现有限空间的最优化便民惠民价值。见缝插绿,美化生活,美化城市,体现着政策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见缝插绿,也彰显着城市管理的创意和智慧。

春江水暖鸭先知,政策冷暖百姓知。民生无小事,与百姓休息相关的民生,又都是些有关吃喝拉撒睡,犄角旮旯的小事,解决这些小事,需要耐心、恒心和智慧,更需要一颗感知百姓冷暖的真心。利用腾退空地给服务民生加码,就是给百姓幸福生活加温。(千龙网评论员 池青)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作者:池青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