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一个庄严肃穆的日子,却激起了无数网友的热评,过去几天了依旧热度不减,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据悉,重庆九龙坡的一家陵园在提供“代扫墓服务”,逝者亲属通过远程支付几百到几千元,由陵园的工作人员负责帮忙拜祭先祖。价格在几百至上千元不等,服务提供:购买祭祀鲜花、代哭、代磕头,并且会将拜祭过程通过手机直播给逝者亲属。这种场面我们似曾相熟,电影《私人订制》里的经典桥段。圆梦四人组就为客户提供了一种代客扫墓的私人订制服务,你来付钱,我去替你扫墓,手捧献花磕头哭坟祭祀先人。这种戏剧化的祭祖行为,你能接受吗?
据节后相关数据显示:提供代客扫墓的网店虽然不少,但真正成交量却不大,代客扫墓业务似乎并不火热,一些网店的成交记录甚至是零。
笔者认为,过于商业化的代客祭祖,没有真情在,必然会遇冷。不做与替代没有本质的区别,别人代替真的能代表哀思吗?祭拜先人,是对先人的怀念和追思,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受,毕竟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尤其是与自己一起生活过的亲人故去,给自己留下的痛楚和悲伤,对逝去岁月的回味,唯有在亲自祭拜中才能体会。怀念亲人最主要的是一颗真心。
每每清明,很多海外游子,放下手头的工作,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要回家探望探望。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清明节放假也正是基于这一种传承。祭拜先人,于自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于后代,是一种形象的教育,祭祀祖先,悼念亡人也成为一种传统的美德,不一定要显于形,如果花钱请人“代祭”,不是因为迫不得已,只是想以形式代替内容,买一个尽孝的虚名,那就有作秀的嫌疑了。
如果真要尽一份“孝道”,那就是常有对祖先亡灵的思念与敬重之心,对逝去亲人的感恩之情,并在现实生活中,将此化为向善的行动。或者寻求亲人的帮忙祭扫墓碑,毕竟能带着一份感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