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环保局发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11月底,全区已完成年度煤改电任务近2.4万户,棚户改造近5千户;其中,四环路内1万户平房煤改清洁能源已完成年度任务。同时,细颗粒物累计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另外,丰台预计在2017年底基本实现全区无煤化。
丰台无煤化工作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信号在释放给大家,一是工作任务量大、时间短;二是无煤化工作势在必行,区域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丰台作为城六区之一,既是北京的人口大区,又是区域面积较广阔的地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面临这样的形势需要我们坚定信心、主动承担、攻坚克难,以解决大气污染等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切为出发点,集中力量实现突破,不断推进区域环境优化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北京市“十三五”期间将城六区整体作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主承载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重要区域,为丰台“核心引领、双轮驱动、两翼并举、统筹融合”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制度保障。早在2013年,北京市就发布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包括丰台在内的城六区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30%以上,力争到2017年,明显改善全市的空气质量。丰台既要紧紧抓住首都城市的战略定位,牢牢打实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硬仗,更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首都发展新常态,在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重点突破,以优化环境切实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只有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取势”与“取实”等关系,以环境促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区委书记杨艺文曾在中共丰台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中指出,“要坚持优化环境促发展的理念。”以环境促发展,重点在“环境”,根本在“发展”。丰台目前发展处在传统增长动力逐步弱化、新的增长动力加速形成的关键过渡期,需要我们不断优化环境来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形成经济发展、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保护和利用模式,形成新的发展活力。只有实实在在的“干”和“闯”,才能推动环境的优化改善;只有实实在在的发展活力,才能给普通群众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有必要指出,优化环境不是说开展了大气治理、“煤改电”、环境百日行动等工程就可以高枕无忧,如何让老百姓真正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还应该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不仅因为,优化环境,对于一个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的地区而言至关重要,还在于生活在区域内的普通群众,他们中的很多人渴望通过环境的优化改善,提高生活品质。这恰恰也为优化环境提供了更充分的发展机遇,环境与发展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目前,以环境促发展的大局势已定,丰台要学会算大账,切实处理好“小舍”与“大得”之间的关系,算好“发展账”,探索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真正营造出一个宜文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