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机场餐饮不能停留在“自我满足”的状态

2016-12-08 15:3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日,很多高收入的知名演员都爆料机场餐饮价格“惊人。一些乘客,走进候机厅的餐馆,看了菜单上的标价后,又走出来,饿着肚子上飞机等待飞机上的免费餐;还有一些乘客在候机厅吃泡面或饼干等。一碗面七八十元,国内机场餐饮为何这么贵?(12月8日 财经网)

连收入高的知名演员们都觉得机场餐饮价格惊人,那么普通消费者“被宰”的程度可想而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吐槽机场餐饮价格昂贵,近年来,消费者在机场“被宰”的次数也是数不胜数,然而,即便有这么多的例子,机场的餐饮价格仍然居高不下,仅仅是因为成本吗?当然不是。

事实上,近段时间在机场发生的很多舆情,大部分都是由于信息或者服务不对称。一方面,是乘客在面对机场方面的各种服务措施时,缺乏对等知情权,进而导致自始至终都被“带着走”,既损伤了基本的权益,又让一些机场的服务措施得不到改进。另一方面,航空公司对于机场餐饮价格畸高的解释,往往会以“机场租金高,进而导致餐饮成本高”的理由作为回应。虽然这种回应确实有一定合理性,但不管价格如何,都应该在机场规定的合理范围之内。换言之,无论是收高价还是涨价,机场餐饮都应该有一个相对透明的价格机制。

目前关于国内机场的餐饮定价,乘客与航空公司之间,仍然处于不对等的地位,这才导致机场餐饮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种价格畸高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商业交换都显著存在,因为租金高,所以商铺价位偏高,因为价位偏高,所以来的客人就比较少,而客人少,相应的,商家就要考虑收回成本,从而再次考虑提高价格。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商家只有靠提高价格,才能满足动态的商业平衡。

类比到机场餐饮价格来说,不可否认的是租金高、购物环境相对封闭等问题,然而这种封闭,本质上属于机场设施主观层面的缺失。而如何避免这种缺失误伤到消费者,显然需要这些相对封闭的区域,按照规定对外发布商品的价格信息,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毕竟,消费者不仅是觉得机场餐饮价格较高,更深层次的,是觉得自己稀里糊涂地就“被宰”可,这种对等知情权的缺失,也很容易造成消费者对机场的服务设施更加不信任。

进一步说,在机场吃一碗面要七八十元,就和景区吃一个烧饼要几十元是一个道理。如果一些正常的商品,有薄利多销的经营手段不用,非要采用奢侈品的定价方式,那么原因不仅是消费者对机场餐饮的需求缺乏弹性,更是因为供给不足和机场周围的管制存在漏洞。只是,这种经营选择根本不符合互利共赢的商业理念,并且还存在垄断消费的嫌疑。

所以,由于租金和各项成本的限制,机场餐饮的价格可以适当高一些,但这种收高价的前提,应该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机场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提供多层次、面向普通大众消费的服务,引入竞争机制、平抑物价,才能使机场的综合服务水平不再停留在自我满足的状态。否则,过高的价格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在机场消费,更重要的,还会影响机场餐饮的形象。(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宋潇)

新闻细读:一碗面七八十元,国内机场餐饮为何这么贵?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宋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