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培训学校内上百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学生揉着眼睛听课,时不时打着哈欠;教室外,家长在休息室内百无聊赖,靠玩手机游戏或看电视剧打发时间。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争取一个靠前的座位,通宵排队报名。而一些孩子在周末的时候,不仅要辗转好几个培训班,甚至奥数课要赶三个老师的场。(11月22日《现代金报》)
这不过是全国各地疯狂培训班的一角。
在教育系统各种减负举动之后,很多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争先恐后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超前学习、不讲原理、追求解题技巧……一些急功近利的培训机构迅速在全国做大。家长们则依旧焦虑感十足,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全家总动员,花钱花时间,不断卷入这种饥渴游戏当中,明知孩子不快乐,却又被绑缚在战车上动弹不得。结果是,学生学习潜力超前消费,孩子的后续发展力自然减弱。这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透支了国家的未来。
打败“培超疯”,须有“倚天剑”和“屠龙刀”
首先政府部门要有“倚天剑”。
通过教育政策实现釜底抽薪。“培超疯”的一大绝招就是奥赛华赛,学生有了这个证书,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名校的门槛。如此“九阴真经”弊多利少,必须叫停。令人高兴的是,上海市教委日前公布《关于加强2016学年严禁将各类竞赛获奖证书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录取依据有关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严禁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作为招生录取依据等要求。这在全国带了个好头。希望有更多的地方政府跟进,继而通过国家立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政府部门要有“屠龙刀”。
要通过“培本固基”,建立长效机制来彻底让中国教育在科学教育规律上不脱轨。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家长用短跑的心态来指导孩子的人生马拉松。当每个人都悄悄抢跑的时候,其结果就是起跑线的不断前移。“去上,不一定跑得过别人。但不上,是肯定跑不过别人。”在这样失去理性的焦虑中,培训班怎么能不火呢?如果不从家长家庭教育观念上根本解决问题,即使暂时灭了这股虚火,只要虚火滋生的温床还在,虚火还会有冒出来的时候。
中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整个社会的资源调度就会朝向哪里。所以,中高考改革仍然在路上,还要继续加快改革步伐。
家长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能源,这个能源用好了,自然为学生素质加油助力。用不好,则容易导致“火灾”。近日,全国妇联、教育部等9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 (2016—2020年)》,这就是从根本上通过引导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来“围魏救赵”,当家长有了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真正尊重教育规律的时候,“培超疯”自然乖乖认输。
当然,这还需要通过科学实验的总结来提炼出一套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给素质教育一个精准定位,这也是当务之急。没有科学的素质教育体系指导,“培超疯”还会利用假性的素质教育复活,目前已经有这样的端倪。(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丁慎毅)
新闻细读:如此疯狂只为“小升初”?到底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