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学一做”这座熔炉里,我遭遇了混沌与困惑,经历了淬炼与领悟,走过了“学悟”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温故知新,闻过则喜”。凡人皆有不足,尤其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更是不断发现自己的差距。“两学一做”中,我着重学习了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文件和书目,这里面很多课程都是“旧”的,甚至是几年前就读过、学过的。然而,时隔多日,再一次精心去研读,依旧能引发新的思考、获得新的答案。仿佛与一位老友重逢,让我在他身上感到之前未曾发现的儒雅与深邃;又仿佛面对一个长者,时而醍醐灌顶、娓娓道来,时而刺破面纱、直指缺点不足,在读与悟中发现真我、找准方向。
第二重境界:“正心束行,以德御才”。如果说,第一重境界是“发现真我”,第二重境界则是“铸造新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把心“浸泡”到规矩、纪律和党的理念中,让所学所悟慢慢渗入其中,行为也随之变成系着线的“风筝”,无论飞多高多远,都受内心约束,不随意游荡。当我们通过学悟,以更好的自己投入工作时,经常会被人称赞“有才”。其实,“才”只是不期而遇的“副产品”,留在内心的“德”则是学习的“净利润”。我更加感到,自己要坚持学习修好德,让才华与能力变为正能量的“产出”,活出人生的新境界。
第三重境界:“悟往鉴今,知行合一”。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修身养性,独善其身”,更是为了“干好工作,兼济一方”。尤其在全面从严治党、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大背景下,必须通过学习与领悟,才能当好时代的“衔接者”,从党的发展历史中汲取破解当下难题的良策,使自己所承载的这段时光有声有色。学习是储备,但不能等储备足了,再动手大干一场。具体到自己所承担的文字工作,学好上级精神是“知”,落实到区域实际,以文辅政、以文鼎新,则是“行”,实时做到“知行合一”,将所学的一点方法融入工作,把所悟的一点智慧汇入事业,这才是走到了学的终点,实现了学习的最初梦想。
在学与悟的空间里,这三重境界如同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不以学习教育的开始为起点,更不会以学习教育的阶段性总结而停滞,我要将大把时光花在这路上,不求突飞猛进,但求步履向前,耕熟耘透自己负责的“几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