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别轻视“网红书记”争议背后的真问题

2016-11-09 09:2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事实上,陈行甲并不讳言由此可能引发的争议——“时下,一说教育当官的好像就是正确的,一说教育老百姓好像就怕政治上不正确,其实这个问题不容避讳,特别是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应该要明确提出来。”(11月8日澎湃新闻网)

陈行甲书记的一篇推文,近日在“朋友圈”火了,扶贫攻坚正当时,实际问题却成了工作开展的桎梏,诚然,深刻到位的总结敌不过言辞带来的争议,可争议的背后,却是扶贫工作中被一些人忽视的真问题,贫困群众心态疲乏、实干缺失,产业致富沦为“一厢情愿”,各类举措喊破嗓子却始终难以甩开膀子。教育、引导,这些都属必要,要拔穷根、去穷病,思想问题就赤裸裸摆在面前亟待解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面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扶贫攻坚的宗旨就是“一个不落”,这让大部分贫困群众安下了心。然而,一些“懒汉心态”的衍生也确实存在,或认为自身困境已难以改变,或有心无力自暴自弃,也有极少部分看到政策利好,有了“坐等补助”的心态,反将压力给了扶贫干部,帮也不是、不帮也不行,就在这样的困顿中造成诸多矛盾。

当然,类似问题的出现与一些地方和部分干部撇不开关系,或动员不力、或工作不实,有的甚至咬咬牙、拍个脑袋就把脱贫期限一缩再缩,上级压着下级、下级加班加点,单纯为了“提前脱贫”服务,一些有充足劳动力的贫困群众还未有所动作就被资金低保“兜了底”,如此何来主动性?

不可否认,一些干部为扶贫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自掏腰包、走村入户,还要面对诸多误解与争议,然而问题再多、困难再大,也要坚定精准扶贫的决心,绝不能路遇坎坷就止步不前,更不能怨天尤人、心怀不满,而是要在客观矛盾之下,看破内在问题根源,结合实际情况细想突破点。“疾生于内,药调于外”,主动作为仍属必要,如果是群众的思想问题、行动力问题,就需深思如何扭转、如何鼓励;是自身的问题,就需反省如何改进、如何整治,这是做好扶贫工作该有的担当和理性。

事实上,当前针对这类“坐等扶贫”、“被动脱贫”的现象,简单归结于“懒汉心态”确实有失全面,不妨细想,平日里油米慰问金谁人不要?对充盈的物质条件有所追求是为人之常情,可诸多良策要么操之过急、难撇“输血”,扎根不实,难见长效,看到毫无作为就可享有的利益,有多少人迈得开主动的腿;或在做法不实之下看到难以实现的“致富梦”,多少人还愿意试上一试。有的驻村帮扶干部把积极性用在了错的方向,事事办妥、全程包干,得到的反而是一句:“扶贫是你们的事”,当然就有了无奈。

劝着、帮着乃至求着,见不到实在的效果就必须立即“转弯”。扶志和扶智要靠实实在在的鼓励机制。说白了,要让老百姓脱贫,就必须打造一颗颗愿意脱贫、主动脱贫、必须脱贫的决心。各地有关部门或许有热心、有能力,但不能一股脑给些毫无生命力的实惠,更不能单纯“授之以鱼”。譬如易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培植等等,盖好房子栽好树、修好场院买好猪,没有技术、没有能力、没有想法,谁又能将手头上的资源用好用活?关键就在于,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上,要能勾住贫困群众主动性的焦点,想要高产良田,先学种植技术;想要扶持资金,先搞特色产业;想要砖混住房,自己投工投劳。其实,群众不怕穷,就怕有对比,看到同样情况的亲朋好友乃至邻居日日向好,亦或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做法就改变现状,自己也就坐不住了;看到政策扶持不再为自己的慵懒所利,看到没人不断“输血”,自然也会想着“另谋出路”,扶贫工作,还真就需要一些“逼出来的态度”。

或许,各地方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但事在人为,信心要摆正。问题要看到真问题,扶贫要能真扶贫,且莫让争议掩盖了这位书记的初衷,也别让焦点离开了本应解决的顽疾,“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攻坚步伐日益加急,稳一些、回回头,少些“简单粗暴”、多些长远良效,车到山前必有路,解决好这类问题,又何尝不是一种大本事呢?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作者:余祖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