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对河北省8月至11月的钢铁产能月度压减计划进行网上公示,以确保今年10月底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压减任务,11月底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另外,煤炭行业产能退出任务已全部落实到矿井,并在国家下达任务基础上,新增退出6家煤矿,产能149万吨。预计今年8月底前,河北省可累计压减炼铁产能671万吨、炼钢产能493万吨,分别占国家下达任务的64.6%和60.1%;退出煤矿32处、产能841万吨,占全年任务的64.2%。(河北日报2016年08月28日)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钢铁煤炭去产能已经进入攻坚期阶段。而由此带来的钢铁煤炭运量大幅度的减少,将直接冲击到公路、水路、铁路等交通运输行业的运输效益。尤其是对于一贯以钢铁煤炭大宗货源运输为主的铁路运输企业来说,更是面临着如何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挑战与发展机遇。
笔者认为,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未来铁路的发展并不是一家独秀的发展,而是与公路、水路、航空产业链形成相互依托,同频共振的发展。在当前铁路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过程中,要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加大铁路供给侧改革力度,科学推进铁路建设,做强基础设施,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要加快《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落实,在原有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基本建成的条件下,加快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大力发展铁路高铁运输,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至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至2小时交通圈。要不断放大和发挥铁路运量大、低成本、全天候、绿色环保的优势,瞄准零散白货市场,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站在客户的立场角度,不断开发出诸如点对点、门到门、集装箱等适应时代发展的快运货物新产品,从原来铁路依靠钢铁煤炭大宗货物运输的单一模式,尽快建立起与公路、水路、航空等社会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逐渐发展成全品类现代物流企业。
当然,无论是公路、水路、航空,还是铁路,要想在未来不断发展壮大,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密切合作,坚定信心,共同采取有力措施,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