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白江区,卖废品已经进入“O2O”模式,要卖旧报纸、旧家电,只需在手机上一点,“废宝快递员”就会按预定时间上门收购。6月底开始,青白江区城管局在10个小区试点此模式,以期促进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7月29日《成都商报》)
“世界上没有垃圾,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是垃圾处理的终极目标。然而,生活中,人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遵循似乎并不明显。由于理念的落后,别说垃圾了,如今就连家具、服装、报纸、饮料瓶等还有很大利用价值的废品,大家也往往一扔了之,不仅无形中加大了环卫人员收集、处理、运输垃圾的难度,而且造成了很大一部分资源浪费。
是大家认识不到废品的价值吗,还是大家不愿意通过废品买卖来增加收入呢?显然都不是。一方面,在愈来愈快的城市生活节奏中,人们每天忙于工作,谁也无暇因为点废品而请假在家专门等收荒人上门。另一方面,收荒人因为不清楚谁家有废品,只好天天骑车在各小区穿梭,然而收获了了。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往往使很多废品成为了垃圾。
有没有一种平台将废品买卖的信息汇集在一起,让大家各取所需呢?显然,青白江区城管局和废宝科技公司搭建的这个微信公众号“废宝网”平台,如今正在发挥着作用。对于卖家来说,一个公众号在手,一键预约,收荒匠便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上门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业主卖废品;对于废品收购人员来讲,也省去了到处跑腿的空转功夫,只要在手机上等订单即可。不得不说,互联网时代,“O2O”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信息得以快速传递,让收废品这个原来很没有技术含量的职业瞬间也变得高大上起来。
这是一种新技术的成功运用。恰巧的是,这种进步解决了人们的生活之需,同时又让废品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据报道称,试点小区和废宝科技合作,玻璃、旧衣服、旧床单被套等东西都会被回收,然后进入循环再利用的链条。这无形中让废品收购范围得以扩大化,一方面可以促进垃圾分类,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可谓一举多得。
卖废品进入“O2O”模式值得期待。从操作层面来讲,这个“O2O”模式并非异常复杂,只要搭建好信息沟通平台,并将买卖双方纳入这个产业链条,就完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但简单归简单,真正去做却考验各地相关部门为民服务的勇气。真心希望青白江区认真总结经验,在成熟之后给各地以有益指导。也期待各地能够从该区探索中得到相关启示,在为民服务中多用些相关技术手段,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培国)
新闻细读>>>卖废品开启O2O模式 一键预约 收荒匠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