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朋友圈的“毒”别指望能一关了之

2016-07-26 16:0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35.8%的受访者想关闭朋友圈,其中19.7%的受访者正打算关闭朋友圈,13.8%的受访者曾经关闭过朋友圈,2.4%的受访者已经关闭朋友圈。64.2%的受访者不会关闭朋友圈。(7月26日《中国青年报》)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谓一圈在手,朋友的生活状态一目了然。笔者就有一朋友特爱刷朋友圈,他不是迷恋于发,而是迷恋于看,常常在晨起、午后或睡前,点开朋友圈或点赞或留言或转发,用他的话说,有一种“皇帝临朝批阅奏章”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乐此不疲。

实际上,朋友的这种状态如今在大多数人中普遍存在,在微信朋友圈几乎就是整个交际圈的今天,发消息、等消息、回消息成为我们的日常。有时候刷朋友圈的瘾犹如染上了一种病毒,不由自主地吸引着你去刷新状态。高调的朋友圈主导者会通过发美图,发笑话,再不济发个心灵鸡汤来更新一下个人状态。自恋型也好,怨妇型也罢,都是向朋友圈展示一下自己的存在。说实在的,这种现象倒没有那么令人讨厌。

然而,微信朋友圈在不知不觉中变脸了。最招人烦的便是不断刷屏的广告、不明所以的拉票求赞等等,使你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心情,浪费了时间,便会有种关闭的冲动;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近年来,塑料致癌、飞絮是虫子等网络谣言也在朋友圈内泛滥成灾,真的让人无法容忍。

既然是这样,那就选择逃离吧。关闭朋友圈,便没有了广告的围困,也没有了谣言的纷扰,但有时候你却发现,屏蔽了朋友圈,你也同时被这个世界隔离了。每个人都具有社会属性,在微信社交媒体正盛的时代,我们总需三朋六友来相互关注。希望通过关闭朋友圈来图清静的愿望,可能在不久后便会不攻自破。既然不能逃离,那就选择性屏蔽吧。在朋友圈里择亲人、好友留之,去广告、代言之纷扰,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讲,朋友圈的“毒”或许也是你无所事事的表现。假设你工作繁忙,忙到没时间发朋友圈;假设你能给自己定个规矩,用读书、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生活。那时你便会发现,有时候你十几天没发朋友圈,也并没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有时候不愿放弃朋友圈,只是自己把自己想得过分重要了,想到这些,你的内心也许会释然一些。有时候朋友圈的“毒”别指望能一关了之,请这把戒毒的尺子时刻存放在自己内心。 (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培国)

新闻细读:35.8%受访者想关闭朋友圈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  作者: 张培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