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滋味

2016-06-18 09:52 人民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幸福的滋味(半日闲谭)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又一个端午节过去了。对中国人来说,端午节最重要的风俗之一便是吃粽子。然而,偌大的中国,一样的端午,却有着不一样的粽子。有以红枣、豆沙等做馅的甜粽子,有以蛋黄、鲜肉等做馅的咸粽子,细分下来,还有北京粽子、广东粽子、嘉兴粽子、闽南粽子等等之差异。

不同的地域在粽子的花样、味道上存在区别,其实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这让人不禁想起先前在网上看到的讨论:我们经常吃的豆腐脑,到底是甜的还是咸的?有人回答说是甜的,因为自己从小到大吃的都是甜的豆腐脑,而且从没见过还有咸的豆腐脑;有人却说是咸的,理由正与前者相同。讨论很是热烈。后来,有媒体调查发现,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份吃甜豆腐脑,而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则吃咸豆腐脑,另外,还有的地方会吃辣的豆腐脑。可见,在中国,即使是同一种食物,地域之间的饮食文化差异也是确实存在的,并且差异还相当大。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曾开设了一个美食栏目“多味斋”,将中华大地上的各种美食网罗于其中。读后发现,这些讨论美食的文章里,便有不少“同题作文”——同样是土豆、大豆等原材料,不同的地方发明出了不同的吃法,真是让人开了眼界。

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甚至引发了不少争论乃至“口水战”。吃惯了甜豆腐脑的人,无法理解那些吃咸豆腐脑的人,在他们看来,咸豆腐脑一点儿也不好吃,以至于可以用“奇怪”“难吃”来形容,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吃咸豆腐脑呢?反之,亦然。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争论愈演愈烈,双方各执一词,指摘对方。

在我看来,诸如此类的争论并没有什么意义。站在自身立场上评价一项事物,尤其是食物,大概是一种很不明智的举动。这样做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的特产也必然造就一方的味蕾。这片味蕾,生于斯,长于斯,长久地扎根在这方水土上,于它而言,家乡的味道,是最熟悉的,也是最美味的,打从娘胎里便是如此了。

这个端午,我的微信里就有这样两位朋友,一位发了一条朋友圈说,“终于买到了栗子鲜肉的粽子,很开心”,另一位却发了一条朋友圈说,“粽子里有肉和栗子,吃不下,想念白粽子”。将两条微信放在一起来看,很是有意思。两位都是我熟悉的朋友,当然,家乡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其口味差异之大、偏爱喜好之鲜明,让我都感到有些诧异了。

家乡的味道对于一个人的诱惑力便是如此之大。其中的原因无须解释,也无法解释。于此我自己也有着切身的体会。上个月休假回到家乡,当吃上家乡的美食时,禁不住感慨:还是家乡的美食最可口,还是家乡的味道最熟悉!也吃过很多其他地方的美食,那些美味同样让我难忘,但若说到最适合自己的、自己最爱的,却永远是这一口“家乡味”。这倒是真应了那句俗语——酒是故乡醇,茶是故乡浓,月是故乡明。

诚然,随着人口流动的频繁,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家乡,来到另一个地方生活甚至定居。渐渐地,人们以开放的心态改变着自己以适应环境。一个从不吃辣的人变得能够吃辣了,一个从前只吃米饭的人变得能够吃面食了,一个每一餐都离不开馒头的人变得可以接受米饭了。所谓的“入乡随俗”描述的大概正是这样的情形。

但是奇怪的是,即便你已经接受并习惯了异乡的味道,对于家乡的味道的渴望却从来不会消逝。这种渴望,是溶在血液里、根植于骨髓里、刻在生命里的,就像胎记一样烙在你的心头。这种渴望,是伴随着一种叫“乡愁”的东西而生的,只要还有乡愁,只要还在怀乡,就一定会有这种渴望——难怪有人说,乡愁就是家乡的味道。而无论走到哪里,都总会想念和牵挂着家乡的味道;无论走得多远,一想到家乡的味道,就总是“馋”得很。离开家乡、出门已久的人,若是能吃到一口正宗的家乡味,又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所以,对于每一个离家在外的人来说,幸福是什么?答案也许很多。但有一条却是可以肯定的——有时候,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就是能吃到或是板栗鲜肉粽子或是白粽子,幸福就是能吃到热腾腾的馒头、新鲜的海鲜、滑溜的米粉、飘香的辣椒……家乡的味道,就是幸福的滋味。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  作者:舒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