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5月20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一场改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为提高供给质量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外部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要把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上重要位置,坚定改革信心,突出问题导向,加强分类指导,注重精准施策,提高改革效应,放大制度优势。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下行压力和传统动能减弱的问题,破解之道在何方?这是时代给中国经济提出的新命题。解决问题,首先要认清问题所在。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又指出,要深刻理解时代背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对问题作出精准判断之后,要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解决好问题。跟过去的改革相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改革开放之初,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资金、技术、人力等各种生产要素都被广泛调动了起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的成效,又进一步获得了人们的支持。
今天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和改革开放之初不同,因而解决的方法不同,要求更高,挑战更大。深化改革,推进的难度变大了,取得成绩的难度也变大了,然而,人民群众的期待并没有降低,反而是增长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决策部署。今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按照既定目标,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到位,是重中之重。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改革的五项重要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目标明确,任务清晰,重点突出,关键在于行动。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创新发展依赖的现实路径,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增强了人们的信心。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重要性不言而喻。
供给侧改革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困难不小,有思想观念方面的,有经济利益方面的,有能力素质方面的。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同志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决心的重要检验”。改革没有退路,也没有捷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成为自觉行动,以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干劲来抓,赢得最终的胜利。(千龙网评专职评论员 倪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