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Go] 消失的不是右肾是医患间的信任

2016-05-12 12:3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cqpinglun2016051201

cqpinglun2016051202

 

 标题为“安徽男子术后右肾没了”的新闻在网络能查到的最早新闻是2016年5月06日,来源:信息时报。>>>新闻细读

文章第一段是:信息时报讯 据新安晚报报道,安徽宿州居民刘永伟去年6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做了胸腔手术,数月后在多家医院检查均被告知“右肾缺如”。昨日,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公众号发表声明称,该患者多次利用网络捏造自己重度伤残等不实言论,侮辱诽谤该院及当事医生,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此事的权利。

中间部分是:出院第二天照CT发现“右肾没了”

2015年8月18日,刘永伟办理了出院手续,连夜赶到山东省立医院。第二天,他就得到一个如晴天霹雳的诊断:右肾失踪了。8月19日,山东省立医院为刘永伟拍了CT,发现右侧胸腔的引流管还在,部分组织出现感染。更奇怪的是,“右肾未见确切显示”。

“我最后来到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拍CT,当我把CT单子交给胡波医生时,他明确跟我说,右肾的确没了。”

cqpinglun2016051203

 

 传统媒体5月5日的报道是,2015年6月12日,刘永伟开拖拉机时发生车祸,后被转院至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紧急进行手术。手术记录提到:“将肝脏及肾脏还纳入腹腔,修补膈肌。”2015年8月19日,刘永伟在山东省立医院拍CT检查, “右肾未见确切显示”。此后,刘永伟去了多家医院,均得出同样的结论,右肾显示没了。

这一则新闻在5月5日的自媒体(微博)转述报道为:出院后,刘永伟拍CT显示右肾失踪。胡医生称可能是肾脏没有安置好,就瞬间萎缩了。刘永伟问医生,医生掉头就走,让他去问医院,医院后让他找法院,法院说这是刑案,让他去找警方,警方说没法立案,最后找到医患调解中心,结果被告知会调查。

自媒体的描述有两个细节失真,一是时间,二是“瞬间萎缩”的说法。传统媒体的报道是,刘永伟的右肾是在离其术后近2个月才被发现不见了。

cqpinglun2016051204

  

无论是美国职业记者协会,还是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都提出了并要求新闻从业者遵守伦理规范,其中一个基本的规范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报道新闻或传播信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由于管理严格并且有专业教育和培训,执行新闻伦理标准比较到位,能严控稿件的质量和真实性。

这几年,医疗新闻出现剧情反转的并不少,不排除有记者偏听一面之词,或对一方带着成见。这也提醒媒体,在报道医疗事件时,一方面要接触各方当事人;另一方面,也要学习一些医疗常识。

这样的报道让专业人士来看,一眼就能看出太多的漏洞了。器官移植不是简单的手术,不是随随便便就做的,需要一个团队来运作,而且需要事先来配型的,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的肾脏就可以拿来给别人用。

其次,做肾移植的手术,在这样的手术中也是取不到肾脏的,看下图,患者的切口位置这么高,胸腔的手术,怎么去腹腔取肾脏,这位医生的水平也太高了。

6240432292201674749

cqpinglun2016051205

刘永伟发现右肾消失后,曾多次找到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也给他做了解释,解释的内容与现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的检查报告基本一致:手术后右肾依然存在;现在右肾消失可能是变形、萎缩了。但是,刘永伟不相信医院的解释,执拗地走上了漫长的“寻肾”之旅,辗转于各个部门讨说法。

实际上,现实中很多医患纠纷,都是因为误解、不信任引起的。医疗专业性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民众普遍缺少医疗常识。譬如,社会上流传一种很惊悚的说法:有的医院偷摘病人的肾拿去卖钱。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肾移植的配型复杂而严格,且肾在体外存活时间很短。临时偷肾并立即移植给另一个病人,恐怕没有哪家医院有如此“高超”的医术。如果大家多些医疗常识,就会对刘永伟的“肾消失”做出更客观的判断。

如果刘永伟信任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说法,及时治疗,而不是到处讨说法,耽误了治疗时间;如果媒体人在报道这件事情上能更真实,准确、全面、客观,而不是误导当事人和民众;如果民众能更客观的听取患者和医院双方的说辞,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煽风点火的攻击医生和医院,让无辜医院、医生蒙受不白之冤,也许刘永伟的右肾不会移位、变形、萎缩。就像我们希望不会有移位、变形、萎缩的医患关系。

责任编辑:池青(QU00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