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国企萝卜招聘近亲繁殖该如何问责

2016-05-05 15:2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中提到,“总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有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统内工作”,“近亲繁殖”现象引发公众关注。“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一年来中央和地方巡视组已披露多个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存在违规招聘近亲属问题,“近亲繁殖”现象多有出现。(5月5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国有企事业单位“萝卜招聘”“近亲繁殖”屡见报端,这种不正当的用人方式,既侵蚀了国企肌体健康,更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众所周知,企业不管是国有的还是私营的,都应该以营利作为主要目的,尽可能将利润最大化,这是企业的“本性”。而企业能够长久营利的最大“砝码”就是引进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助力。然而,在引进人才上,对于工商银行总行而言,有很大的“任人唯亲”嫌疑,近三分之一的干部属于“近亲繁殖”,着实让人不敢恭维。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中央巡视组巡视过的很多地方,很多国企都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也就是说国企“近亲繁殖”已经不是工商银行的“一家之言”,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这让国企“老大哥”如何在公众面前抬得起头?

纵观“个人简历式”招聘、“量体裁衣式”招聘、“绕道进人式”招聘,国企简直成了个别领导干部的“后花园”,想咋招就咋招、让谁进谁就能进。事实上,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得归“功”于问责的不给力,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优亲厚友”选择性打击。

其实,在防止“近亲繁殖”上,中央早就有《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和公务回避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相关制度,一些省市也出台了相关制度加以规范,可以说,如何防止“近亲繁殖”,制度不可谓不健全。可惜的是在执行中走了样,更可惜的是在问责上跑偏了。

试想,倘若对于国企干部搞“近亲繁殖”现象,问责的利剑能够随时高高举起、重重落下,一视同仁,不“优亲厚友”,逮一个罚一个,有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有谁还敢以身试法。

干部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没人去管、没人去问,任其错下去、任歪风一直刮下去。让没有犯错误的人感觉自己不正常,反而让犯了错误的人感觉自己是正常的,既颠倒了是非,又混淆了黑白。

显然,止住“近亲繁殖”歪风,需强化问责利器,将违规进来的近亲踢出去“群”,将违规操作的干部逐出“群”,“杀鸡儆猴”,形成强大的威慑力量。千万别“优亲厚友”,搞选择性打击,既歪了风气,又丢了正义。

新闻细读>>>揭国企“萝卜招聘”:条件一卡就剩局长女儿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夏季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