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起,新浪、百度、搜狐等20家网络直播平台正式实施主播实名认证,同时承诺不为18岁以下主播提供注册通道。在此之前,文化部将斗鱼、YY等19家网络直播平台列入查处名单。种种迹象显示,网络直播监管越来越严格。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受此影响,网络直播违规成本将越来越大,靠涉黄涉暴等“激进”内容吸引用户的道路也越来越难走。(4月18日 中新网)
网络直播平台的口碑一日日在变差,甚至成了“黄色”的代名词,在笔者看来,这是这个本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平台一开始就走上了歪路的结果。现在文化部要对其加强监管,甚至已经开始行动,如近日,文化部公布,斗鱼、YY、熊猫TV等多家网络直播平台因涉嫌提供含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的互联网文化产品,被列入查处名单,这就是严格监管的前奏。
目前网络直播平台所用的模式基本相同:主播在房间内一边表演唱歌、跳舞等才艺,一边和网友互动,网友赠送各种虚拟礼物支持主播,而虚拟礼物如“荧光棒”“鼓掌”等是靠充值人民币来获得。网络主播为了赢得网友支持,就由开始的“蛮拼”到现在的靠涉黄涉暴等“激进”内容吸引用户。这种模式,从短期效益来看,当然会“人气暴涨”,但实际上却害处多多:一是淫秽、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的“升级”,对主播本人来说,无异于练“葵花宝典”而“挥刀自宫”;二是这样的内容,显然与社会的价值取向相背离,为法律所不允许,也会受公众谴责,从平台来说,这无异于“玩火自焚”;三是对收看者来说,是在吸食精神毒品,危害不小,既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又可能最终危及社会安全,侵蚀道德文明。一句话,网络直播行业现在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如不及时回头,那就真正地走上了绝路。
现在,网络直播监管趋严,表面看,对这个平台是“重大打击”,而实际上则是倒逼各大直播平台痛定思痛、深刻反省,进而挖掘各种真正能带给观众实实在在“营养健康”的精神食粮的播放模式、经营制度、经验手段等。如当下新浪、百度、搜狐等20家网络直播平台正式实施主播实名认证,同时承诺不为18岁以下主播提供注册通道,便是一种自省、进而自强的有效措施。
其实,任何一个平台要能够被人们认可,并长久发展下去,都不可能靠走歪门邪路来实现。网络直播主播在平台上的各种价值,也不可能永远靠歪门邪道来实现,这是历经时间考验的真理。主播实名制,或许因违规成本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难走,但此举更能倒逼他们去走更加专业化的路子,将来的市场会更大,好好修炼自己才是王道!监管趋严,网络直播行业、网络主播正好上正途,走上阳光大道。
新闻细读>>>网络直播行业监管趋严 部分平台今起主播实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