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专职“代管家长” 看上去很美

2016-04-15 15:0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咸阳市教育局近日发通知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含中职学校)继续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校园”系列大家访活动,要求:学校和教师每学期深入家庭家访不少于2次。要关注特殊家庭子女,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思想和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留守儿童(含单亲子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残疾学生家庭等六类特殊学生必须进行一对一重点家访。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亲情连线室”等专门场所,配备专职的“代管家长”队伍,经常与农村留守儿童沟通,每月与留守儿童的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写一封信,通报孩子的成长情况。(4月15日《华商报》)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必须加以呵护;频频爆发出来的留守儿童之困,则是社会之痛。关注留守儿童,呵护留守儿童的成长,是全社会都应有的责任。但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怎样的措施才是得力的措施,却需要认真思考,切忌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

从咸阳市的规定来看,措施不可谓不多。其中的一些,也很有意义,比如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比如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亲情连线室”等专门场所,比如强化暑期防溺水教育、做好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食品安全防范能力、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等,这些措施如果落到实处,做到位,对于纾解留守儿童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也有一些,很容易沦落为形式主义,结果就是不了了之。比如“一对一重点家访”,从要求家访的对象来看,“特殊家庭子女,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思想和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留守儿童(含单亲子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残疾学生家庭等六类特殊学生”,这在不少学校,恐怕要覆盖半数以上的学生,如此多的学生,有限的老师,“一对一”,能“对”过来吗?

再如配备专职的“代管家长”队伍,这条措施,表面看确实很温馨,但事实却问题重重。不知当地是如何理解专职的,如果让教师担任“代管家长”,这显然与专职的定义不符,也易让教师超额工作;如果是另聘人员,则经费、人员是否单列计划,教育部门又能否作这个主?还需要明确的是,“代管家长”的权利和义务又该如何界定,这涉及到一系列法律问题。“每学期写一封信”,看似简单,真要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外出务工人员居无定所,工作流动性大,恐怕连信往哪儿寄都是个问题。

在笔者看来,关爱留守儿童,不在于花招有多少,而在于管用的招数实不实。过多过花的招数,九龙治水,看似群管群治,实则是“媳妇多了不做饭”。

真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根本的出路,是要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退而求其次,也应是成立专门机构,专司其职。除此之外,各项措施,都只能是辅助,而不能是主流。一些地方频发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新闻细读>>>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 要配备专职“代管家长”

责任编辑:向浩(QU0015)  作者:关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