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评论] “山寨罗”为何能成功“忽悠”中国

2016-04-12 15:5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一个在本国籍籍无名,公司负债累累的英国小商人,突然空降中国,仅仅两年时间,迅速成为了中国商界、政界、教育界、慈善界各种活动的“座上宾”,甚至笼罩在畅销书《货币战争》中所谓金融世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光环之下,享受着“国际金融投资家”、“企业战略家”、“国际慈善家”的头衔。直到其暧昧的身份被英国罗斯柴尔德集团否认,一场荒唐的闹剧才迅速收场。(4月12日 北京青年报)

一个普通的外国商人,却可以自封名号为“罗斯柴尔德家族第十二代继承人”,在中国逍遥撞骗长达3年。从清华校长接见到出席各种座谈会,从登上《中国慈善家》杂志到赴山东等全国各地考察,从深圳首届慈展会发表主题演讲到与他共享早餐的高价早餐会。这位在英国走投无路的小商人,却在中国成为众人手捧的财经明星。要不是今年3月英国媒体揭露其“罪行”,还不知道这位“山寨罗”能在中国骗多久呢。

被“上寨罗”忽悠的不仅有清华大学这样的知名学府,还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甚至包括某些地方政府,从2014年6月至今,奥利弗在中国的赶场活动至少有17场。笔者相信骗子终归会露馅,他没有那过人的学识,只靠嘴皮子和虚拟的身份,加上外国人的外表,就能蒙混过中国那么多的机构?难道就没有一家质疑过他的身份。

这类骗子最大的骗术就是以外国人的面庞和口才,蒙骗一些崇洋媚外的国人。有些人之所以会受骗,就是从内心深处有股“国外东西永远比中国好”的狭隘思想。时至今日,总会有人以为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进口的东西就是好,对中国制造总是习惯性地贴上粗糙、伪劣的印象。

但殊不知,如今早已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无论是衣服鞋帽,还是电子设备,很多都是中国代工厂制造的,“Made in China”标识在国际上更是随处可见。只不过贴上国外品牌,在国内就身价大增,深受追捧。这让人真有一种“啪啪打脸”的感觉。

当然,“上寨罗”在中国屡屡成功也是源于中国人对外国人的那种尊重。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对于外来者热情招待,以谦虚学习的态度,讨教国外成功的奥秘。古代中国闭关自守,导致落后于世界发展;近代中国战乱频繁,再次错过发展良机;唯有靠当代中国的虚心请教、发奋刻苦,努力超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技术、资本和人员的进入,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这就更加深了人们“崇洋媚外”的扭曲心理。

但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甚至可以引领世界的潮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社会交际的扩大,“老外”在中国并非都是“高大上”的代名词,甚至有一些“老外”就是坏人,就像“山寨罗”一样,坑蒙拐骗,消费并破坏着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尊敬和信任。

“山寨罗”闹剧背后,我们也应收获一些启发。在中国深入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国内外的交流肯定会日益频繁,外交、公安等部门应该加强对外国人身份信息的核查力度,甄别外国人的信息真实性。我们的高校和企业等机构,也应该有一双慧眼,对外国人既要热情迎接,也要不卑不亢。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再有崇洋媚外的心里了,不要过分强调外国的好,也要看到中国的棒。比如中国高铁等世界领先的优势项目,这就是中国人的骄傲!

相关新闻:“山寨罗”的中国变形记:两年至少“赶场”17次,从没有职务身份到浪得“掌门人”虚名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尹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