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本国籍籍无名,公司负债累累的英国小商人,突然空降中国,仅仅两年时间,迅速成为了中国商界、政界、教育界、慈善界各种活动的“座上宾”,甚至笼罩在畅销书《货币战争》中所谓金融世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光环之下,享受着“国际金融投资家”、“企业战略家”、“国际慈善家”的头衔。直到其暧昧的身份被英国罗斯柴尔德集团否认,一场荒唐的闹剧才迅速收场。
然而让人好奇的是,这样的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山寨人物”,在中国是以什么样的路径完成身份演变并登堂入室的?他的身边又存在一个怎么样的朋友圈,或介绍或协助或利用,帮其完成了在中国的变形记?(4月12日 北京青年报)
“山寨罗“的“早餐会”叫价万元起,令一些政府官员、高校领导、企业家、媒体为其买账,成为中国商界、政界、教育界、慈善界各种活动的“座上宾”,并为其“站台”,而且,如果不是因为与清华大学校长会面而被罗斯柴尔德集团否定其身份,或许,这个骗局还会继续下去,他的朋友圈会更加高大上。
让“山寨罗”走红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第九代继承人之一,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系的核心成员和主要管理人”这个“洋名人头衔”和光环是其原因,但不是全部。与其说“山寨罗”是骗子,不如说被骗子,被制造骗局。
因为,奥利弗固然因为自己的公司经营不善而需要金钱,但更重要的是,中国这些高大上的中国商界、政界、教育界、慈善界名流们,需要借助罗斯柴尔德家族继承人的身份来提升自己的地位,让自己获取更多的名利。
“山寨罗”走红,名利才是通关秘笈。所谓的“洋名人光环”,不过就是这些高大上的人士在追逐名利过程中的一个外在媒介,如今是“山寨罗”,明天可能是“山寨乔”,可能是山寨的,也可能不是山寨的,重要的是,能够给自己带来足够的地位和名利。
“和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系的核心成员吃早餐”、“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系的核心成员参加开幕式”……该是多么有面子的事,这意味着自己的层次,进而带来利益。所以说,不管这个人是真是假,我要的就是他的身份。如今,“山寨罗”的身份被揭露,或许,这些人都在暗暗发恨,为什么要打假?
故而,笔者心想,如果不是“山寨罗”与清华大学的校长会谈,并高调见诸媒体,或许,他的行骗还能继续下去。毕竟,对于“洋名人光环”的需求依然强烈,而且,他貌似也有了自己的经营包装团队。并且,在被名人、被骗子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装假经验。
也许,高大上的朋友圈成员,以及“山寨罗”团队们都在怨恨,真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什么偏偏要做“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男孩呢?装傻不挺好吗。但是,真相不会这么认为。
相关新闻:“山寨罗”的中国变形记:两年至少“赶场”17次,从没有职务身份到浪得“掌门人”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