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掌舵中国以后,勇立时代潮头,把百姓冷暖时刻挂在心头,引领“中国号”巨轮,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究竟应如何发展?这三年,习近平总书记登高望远,引领13亿人民同圆中国梦,从梦想到现实的路上,成就斐然!据笔者观察和体会,总书记心心念念是百姓,带领全国成功跨越了“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三大“陷阱”。
首先是剑指“塔西佗陷阱”。众所周知,“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就是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省兰考县考察时说:“如果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眼里就没有你,真的到了那一天,就会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他强调,党员干部要从严要求自己,保持好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此外,他还曾明确指出,“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回首十八大以来的三年,老虎苍蝇一起打,纪律作风一起抓,带领八千多万党员,向全世界证明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中国的政治变得更加晴朗,政府的公信力也进一步得以提高,“塔西佗陷阱”可谓已经成功避免。
其次是破解“修昔底德陷阱”。综观习近平同志的治国方略,主要是秉承“开放”的理念,有力回击“修昔底德陷阱”。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新崛起的大国必然会挑战现存的大国。在现实中,中国的发展壮大在西方一些国家看来,带来的不是机遇而是挑战。他们甚至不遗余力地宣扬“中国威胁论”。然而,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为亚洲和世界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愿继续同东盟、同亚洲、同世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此同时,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了“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的声音。回首这三年,习近平主席足迹遍及五大洲40多个国家,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号”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
最后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在这三年里,习近平总书记心心念念是百姓,把百姓冷暖挂心头,坚持精准扶贫,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他明确表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今年两会上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也进一步明确,坚持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开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之,跨越和破解三大陷阱的信心,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为人民谋福祉的坚强毅力和魄力,来源于一直秉承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源于把百姓冷暖时刻挂在心头的心心念念是百姓。值得相信,无论前方是浅滩还是险阻,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有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的习近平主席掌舵,中国的前途一定是光明!